•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钱多多“造牛”记
  • 全球流动性泛滥 一天更比一天猛
  • 黑田东彦拍胸脯:没泡沫
  • 解读“迟到”的白宫预算案
  • 美股迭创新高是另一场泡沫?
  • 一定要谨防新危机!
  •  
    2013年4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6版: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海外
    钱多多“造牛”记
    全球流动性泛滥 一天更比一天猛
    黑田东彦拍胸脯:没泡沫
    解读“迟到”的白宫预算案
    美股迭创新高是另一场泡沫?
    一定要谨防新危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解读“迟到”的白宫预算案
    2013-04-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延伸阅读

      解读“迟到”的白宫预算案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梁伟

      

      白宫每年要在2月初向国会提出下一财年的联邦政府预算报告,但2014财政年度(2013年10月开始)的预算报告本月10日才出炉。这一预算报告“迟到”两个月面世,本身就说明了美国财政纪律松懈的现实,报告也表明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大政府”的财政思路。

      “我们可以一石二鸟。”自信满满的奥巴马10日发布预算案细节时称。根据这份总额高达3.8万亿美元的预算案,奥巴马寻求增加财税收入并限制社保福利,以此在削减赤字的同时,又确保未来的经济增长。

      在报告中,奥巴马再次寻求采用“巴菲特法则”(巴菲特提议向富人征税),对年收入超百万美元的家庭征收至少30%的税收。有评论认为,此举意在重启在赤字削减方面的谈判。

      奥巴马提议,通过向富人加税并削减部分联邦项目等办法来取代全盘一刀切的减支措施,白宫预算官员们称这些办法将在未来十年额外削减1.8万亿美元的赤字。

      奥巴马还在他的预算案中首次纳入了去年向国会共和党人提出的提议,即调整针对社会保障以及税级的生活成本算法,这将促使提高福利的步伐放缓,并将更多收入纳入征税范围。

      不过,国会共和党人重申他们反对加税措施,一些民主党人也存在担忧,他们批评奥巴马有关削减社会保障及福利方面支出的提议。“总统在1月份已经得偿所愿加税了。”众议长、俄亥俄州共和党人博纳10日表示。“我们不需要再对美国人民加税。”

      美国财政部10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3月,美国联邦政府月度财政赤字为1065亿美元,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延续“寅吃卯粮”的局面。

      

      看点1:网络安全受到关注

      在这份预算案中,网络安全受到关注。预算案提出,国防部将网络方面的支出增加8亿美元至47亿美元,而五角大楼整体支出计划削减39亿美元。

      在美国政府大范围削减支出之际,互联网安全被列为一个优先任务。就在预算案公布的同一天,美联储遭遇的乌龙事件也证实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看点2: IMF融资方式或生变  

      预算案中,白宫提出了改变美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融资方式的计划,同时给予中国、墨西哥以及巴西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在IMF的更多权力。

      预算案提议,将美国向IMF提供的1000亿美元贷款中的630亿美元部分转移出紧急账户,并转移至IMF的中央借贷现金储备,这将为美国随后批准IMF的管理改革扫清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