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万保招金”去年销售3134亿
  • 财报窗口期多公司高管违规买卖股票受罚
  • 宝钢产品5月份不涨价
    钢市“银四”行情蒙阴影
  • 腾讯回应传言:
    绝不对微信用户收费
  • 徐建一辞任三公司董事长
    或为一汽集团整体上市铺路
  •  
    2013年4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公 司
    “万保招金”去年销售3134亿
    财报窗口期多公司高管违规买卖股票受罚
    宝钢产品5月份不涨价
    钢市“银四”行情蒙阴影
    腾讯回应传言:
    绝不对微信用户收费
    徐建一辞任三公司董事长
    或为一汽集团整体上市铺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财报窗口期多公司高管违规买卖股票受罚
    2013-04-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实习生 祁豆豆 ○编辑 全泽源

      

      近期是上市公司年报及一季报披露高峰期,在此期间,上市公司高管一步不慎,就会撞上窗口期违规买卖股票的“枪口”。今年1月以来,已经有多家公司高管重蹈覆辙。

      *ST生化今日公告,公司副总经理阎鸿先生于2013年4月9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每股17.25元的交易价格,减持其所持的2000股公司股票,交易金额34500元。由于*ST生化2012年年报及2013年第一季度报告的预约披露日期为2013年4月26日,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有关规定,阎鸿先生此时减持股份,属于违规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

      有意思的是,公司决定对阎鸿进行3500元的经济处罚。相当于交易金额的10%左右。

      与阎鸿这点小罚款相比,神州泰岳副总经理许芃的罚单就显得够分量。

      3月22日,深交所网站披露的短线交易情况显示,神州泰岳副总经理许芃以每股18.96元的价格卖出25万股神州泰岳的股票,同日还以每股18.99元的价格买入7350股。遭媒体质疑一周后,神州泰岳于28日披露违规事项,根据深交所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不得买卖公司股票,因特殊原因推迟公告日期的,自原公告日前30日至最终公告日。”按照此规定,许芃涉嫌在窗口期违规交易。尽管因“乌龙”再次构成短线交易,公司决定对许芃做出警告处分,并对其进行交易金额10%的经济处罚。仅按其卖出金额474万计算,许芃应被罚47万元。

      类似案件还有四川美丰。3月14日四川美丰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蔡兴福的妻子曾洪莲和公司监事廖志军分别于7日、11日以10.75元/股和10.24元/股卖出所持股票,分别套现24.73万元及33.18万元。因公司定于2013年3月11日披露《2012年年度报告》,曾洪莲与廖志军均在年度报告正式披露前的“窗口期”买卖公司股票而构成违规行为。违规双方不仅接受了经济处罚和警告处分,监事廖志军甚至因此引咎辞职。同样的违规案例也发生在科林环保1月31日所发布的违规公告中。

      然而,细数历年来上市公司高管因窗口期违规交易的现象不难发现,违规交易的发生原因有三:一是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家属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知悉;二是高管及亲属对公司年报披露期的错误判断;三是高管对交易系统的马虎操作所致。

      因此,在2012年年报还未披露完毕之时,仍处于窗口期的上市公司高管,需提高警惕,谨记高管“股票买卖”规则:股票不是你想买就能买,想卖就能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