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A157:信息披露
  • A158:信息披露
  • A159:信息披露
  • A160:信息披露
  • A161:信息披露
  • A162:信息披露
  • A163:信息披露
  • A164:信息披露
  • A165:信息披露
  • A166:信息披露
  • A167:信息披露
  • A168:信息披露
  • A169:信息披露
  • A170:信息披露
  • A171:信息披露
  • A172:信息披露
  • A173:信息披露
  • A174:信息披露
  • A175:信息披露
  • A176:信息披露
  • A177:信息披露
  • A178:信息披露
  • A179:信息披露
  • A180:信息披露
  • A181:信息披露
  • A182:信息披露
  • A183:信息披露
  • A184:信息披露
  • A185:信息披露
  • A186:信息披露
  • A187:信息披露
  • A188:信息披露
  • A189:信息披露
  • A190:信息披露
  • A191:信息披露
  • A192:信息披露
  • 海外A股配置需求强烈
    指数巨头争做A 股生意
  • 高成长股备受资金追捧
  • 多只个股遭机构激烈博弈
  • 在资源整合中追求卓越——德勤集团快速发展之经营模式探秘
  • 大盘缩量震荡 小盘题材股走强
  •  
    2013年4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证券·期货
    海外A股配置需求强烈
    指数巨头争做A 股生意
    高成长股备受资金追捧
    多只个股遭机构激烈博弈
    在资源整合中追求卓越——德勤集团快速发展之经营模式探秘
    大盘缩量震荡 小盘题材股走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海外A股配置需求强烈
    指数巨头争做A 股生意
    2013-04-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多家香港证券机构表示,目前A股在海外资金全球配置中占比太低,海外市场上现有的A股投资产品远不能满足海外投资者的需求,希望监管部门尽快厘清外汇管制、财税政策等问题,为A股尽快纳入国际知名指数扫清障碍

      ⊙记者 时娜 ○编辑 叶苗

      

      就国际知名指数加入A股权重一事,上海证券报采访了多家香港证券机构,他们普遍反映,目前A股在海外资金全球配置中占比太低,海外市场上现有的A股投资产品远不能满足海外投资者的需求,希望监管部门尽快厘清外汇管制、财税政策等问题,为A股尽快纳入国际知名指数扫清障碍。

      海外A股配置需求强烈

      据了解,由于境外投资者目前还不能自由买卖A股,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全球或区域性指数,均使用香港上市的H股以及在新加坡、美国等其他海外市场上市的中资股代表中国股票权重。追踪此类指数的被动型基金产品,投资组合中的“中国股票”,往往也指的是海外上市的中资股。

      近年来,中国经济体的不断壮大,采取平衡投资策略的海外机构对中国资产配置需求急剧增加。“目前海外资金的全球配置中,A股所占的比重不到2%左右,这与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很不匹配。”有香港大型基金公司高层表示,“同时,仅是配置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也逐渐不能满足海外投资者的需求。”

      上述人士指出,很多增长速度全球领先的中国企业并未在海外上市。因此,用海外上市的中资股代替“中国股票”,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国公司面貌,也不能真正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希望能够进一步参与汇集了部分全球增长最快企业的中国A股市场,提高A股在其全球资产配置中的比重。”

      指数巨头争做A 股生意

      这些商机很快被海外指数公司“嗅”到。近些年来,全球最大的三家指数供应商MSCI(明晟)、FTSE(富时)、S&P(标普)纷纷在海外推出了A股指数系列,并于这两年一直在积极与中国监管层沟通,寻求将A股直接纳入其全球或区域旗舰指数。

      中国证监会本月19日亦证实,正与包括MSCI在内的国际指数编制公司进行沟通,对A股纳入相关指数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目前还需要就外汇管制、财税政策等问题进行研究。

      “MSCI等指数公司都是为大型基金服务的,对一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是有最低要求的。”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策略员蒋有衡表示,“A 股目前在很多方面还有限制,国际知名指数纳入A股恐怕很难短期内成行。”

      有接近上述指数公司的海外基金界人士指出,包括流动性保障、税收政策的明确等很多细节都需要详细研究。他指出,指数公司最关心的是,国际知名指数均涉及大量的被动型指数产品,加入A股权重后,将在全球范围内触发数万亿美元的A股配置需求,如何让国际资金能够顺畅地进出A股市场,让投资者申购赎回没有障碍。

      不仅是流动性问题,“游戏规则”也是海外投资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华夏(香港)董事总经理陈怡达告诉记者,很多海外机构客户都觉得A股长期有投资价值,而且他们对A股也存在长期资产配置需求,但目前投资A 股在税收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一些机构就是因为税收政策不明确而打了“退堂鼓”。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海外对A股投资需求强烈,指数公司推出的A股指数也日益受到海外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者的追捧,海外市场上与A 股相关的指数产品发展迅猛。

      目前,富时旗下的富时A50指数已被众多资产管理公司采用,其中贝莱德旗下的安硕A50目前规模已达564亿港元,推出不到9年的时间里,资产净值总额翻了300多倍;此外,沪深300、明晟中国A 股指数等也被贝莱德、中银国际、华夏香港、嘉实国际等资产管理公司所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