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经济下行风险增加
    宏观政策面临松紧考验
  • RQFII A股ETF沽空比率急升
  • 基金弃周期股转向成长股
  • 经济下行时
    应加大对冲政策力度
  • 出口下滑 今年外贸压力大
  •  
    2013年4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经济下行风险增加
    宏观政策面临松紧考验
    RQFII A股ETF沽空比率急升
    基金弃周期股转向成长股
    经济下行时
    应加大对冲政策力度
    出口下滑 今年外贸压力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济下行时
    应加大对冲政策力度
    2013-04-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孙忠

      

      昨日公布的汇丰PIM指数初值低于预期,股市以放量大跌50点以上表明对后市的失望。那么,中国经济未来会如何走?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

      经济政策刺激弹性下降

      记者:汇丰PMI数据低于预期,股市放量下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其表现是否传递了对于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担忧?

      张平:汇丰PMI数据,加上一季度GDP数据低于前期相对低点。市场认为在目前现状下延续下去,中国经济二季度的数据也不会乐观。因此,股市表现为放量大跌。

      社科院课题组认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出现重大变化,外需长期低迷已难以改变。2011年,我们提出中国经济将出现结构性减速,增速将从年均8%至10%的最优区间下降到7%至9%。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政策刺激弹性下降,不是政策一给力就立刻刺激起来,但也不是外界一挤压,就完全没有抵抗力,中国经济更多表现为内生性的增长。

      也就是说,期望于政府一采取刺激政策,经济就迅猛飙升已很难再现。

      记者:那么,常规性经济政策是否还有调整余地?

      张平:连续天量货币投放,使得靠发行货币刺激需求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挑战。

      2009年,我国新增贷款9.8万亿,创历史新高;2012年,社会融资总量为15.76万亿,再创新高。货币发行的表内表外业务都达到数量扩张的极致。

      系列研究表明,我国的投资回报率呈现快速下降态势。如果再进行大量货币投放,也难以解决经济增长放缓的中长期问题。“只要给钱经济一定能上来”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与此同时,由于高杠杆的继续提升,也使得中国经济行走在风险较高的道路上。

      就实体经济而言,要提高企业效益,不能只进行货币投放,还必须降低资金运用成本。

      要善用经济调控余地

      记者: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和汇丰PMI数据,都表明经济弱势运行。那么,中国经济真的不行了?

      张平:除了中国经济已经走上内生性增长轨道外,政府还可以动用手中资源,明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可以预期,当前中国经济回落幅度有限。

      如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我国出口将受到提振;另外,如果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可以极大释放企业创新动能,提高实体经济效益。因此,中国经济不会坏到哪去。

      值得重视的是,这些经济调控余地一定要善用,否则,边际效应将越来越小。

      记者: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也是未来发展基石。改革路径体现在哪里?

      张平: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切入改革。

      一是扩大税基,减税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对地方政府大量基础设施资产进行剥离置换,确保地方财政金融的稳定,使得地方继续发挥正能量作用;三是进一步进行行政体制改革,降低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使得社会资源更有效能等。

      记者:有观点称二季度中国经济将低于一季度。您的预测是什么?

      张平:有券商研报显示,近期对中国政府商务活动进行监测,结论是下降幅度很快。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压力较大。与此同时,综合成本率上升,企业收益下降,靠高杠杆负债率方式是难以维持下去的。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导致PPI继续低迷,增加我国经济二次去库存化的难度。

      从财政收入的数据看,更为不乐观。财政收入的持续下行,使得政府能够动用的资源和余地越来越小。加上自然灾害频发,使得二季度经济增长预期会低于一季度。我个人认为会跌落到7.5%以下。

      因此,在目前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加大经济下行时的对冲政策力度;另外一方面,要进行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