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艺术资产
  • 9:开市大吉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私募
  • A16:基金·人物
  • “博反弹”资金布局杠杆份额
    分级基金再现溢价套利机会
  • 60年代的盖茨比们
  • 经济复苏持续性存疑 基金仓位降至年内低点
  • 嘉实美国成长基金
    5月8日正式发行
  • 浦银6个月定期开放债基
    10日募集结束
  • 国联安2013首季
    净申购率行业第一
  • 嘉实研究精选
    首季净申购逾17亿份
  • 结构性行情中的专户投资
  • 金鹰元盛分级债
    首募31.7亿
  •  
    2013年5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博反弹”资金布局杠杆份额
    分级基金再现溢价套利机会
    60年代的盖茨比们
    经济复苏持续性存疑 基金仓位降至年内低点
    嘉实美国成长基金
    5月8日正式发行
    浦银6个月定期开放债基
    10日募集结束
    国联安2013首季
    净申购率行业第一
    嘉实研究精选
    首季净申购逾17亿份
    结构性行情中的专户投资
    金鹰元盛分级债
    首募31.7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60年代的盖茨比们
    2013-05-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沸腾的岁月》

      ⊙银华基金

      

      “我们奋力搏击,逆水行舟,不停倒退,回到过去。”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结尾处写下了这样的话,该书描写了主人公盖茨比美国梦的实现到最终破碎的故事。华尔街是美国梦的一个缩影,多少白手起家的人或是凭借智慧、胆量、运气甚至是欺骗一夜成名,也有很多人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而在的沸腾岁月里,财富故事一次次被演绎,人们依然趋之若鹜。

      《沸腾的岁月:华尔街60年代股市兴衰记》出版于1973年,美国正处于1970年股市大崩盘之后的复苏期。作者布鲁克斯为《纽约客》的资深财经撰稿人,他在反思了60年代华尔街所发生的一切之后,深入分析了这10年里的共同基金热,写出了十年间在这条街上演的无数“盖茨比”的故事。

      6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二战后的繁荣期,大企业的并购和多元化发展使得股价狂涨。廉价债券融资方式与机构投资者的道德风险相结合,将垃圾股票的市场价格抬高到了严重不合理的地步。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基金、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都蜂拥而至。很多年轻人认为只要买了随便一只共同基金,钱就会从天上掉下来,华尔街由此进入一个随心所欲、丰富热烈的年代,而这正是“go-go”(沸腾)的原意。

      正是在60年代,“Go-go”成为一类投资方式,很多共同基金开始迅速买进卖出大宗股票,专门赚取快速利润,这些基金也被称为“go-go”基金。其中最富有代表的就是三个“弗莱德”,他们管理的基金年收益高达70-80%的收益率,以至于 “你喜欢哪个弗莱德?”成为社交界最为流行的话题。

      还有被作者称为“最后的盖茨比”的埃迪·吉尔伯特,他诱骗一些富人投资于他运营不佳的投机企业,他公司的垃圾股票曾在3个月内从25美元涨到75美元,在他的骗局鼎盛之时甚至被拿来和JP摩根相比。从股市上赚来的财富让吉尔伯特过着“盖茨比”一样奢华而挥霍无度的生活,这也是当时社会很多年轻人生活状态的缩影。

      而这所有的一切依赖于已经过度狂热的股价,当泡沫破灭时,三个“弗莱德”都相继走上的清盘的道路;而“最后的盖茨比”被控12项重大盗窃罪和3项证券欺诈罪入狱。这样的故事几乎毫不新鲜,1919年,查尔斯·庞兹以45天50%的回报吸引了1500万美元,仅持续了一年就破产;2008年,麦道夫以同样的手段敛财的骗局终于暴露,诈骗金额超过600亿美元。

      无论是华尔街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资本市场,人们总是在不停的上演着繁荣-泡沫-破灭-复苏的过程,周而复始,从未间断。这不仅是市场规律,更是人性使然,《沸腾的岁月》深刻剖析了股市中那些不受经济、社会背景所影响的不变因素——人类贪婪的本性。而本书,也是一本生动的华尔街历史,与《伟大的博弈》不同,他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华尔街运行的背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