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广告
  • 4:焦点
  • 5:焦点
  • 6:要闻
  • 7:海外
  • 8:金融货币
  • 9:证券·期货
  • 10:证券·期货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数据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基金高管密集变动 新基金法释放流动空间
  • “坐享”货币基金假期收益 须把握今明最后申购时机
  • 深交所副总经理林凡:新法实施将给基金
    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 投资败局警示录之大结局:寻找投资败局的“失败基因”
  • 上周基金新增开户数下降两成
  •  
    2013年6月6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财富管理
    基金高管密集变动 新基金法释放流动空间
    “坐享”货币基金假期收益 须把握今明最后申购时机
    深交所副总经理林凡:新法实施将给基金
    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投资败局警示录之大结局:寻找投资败局的“失败基因”
    上周基金新增开户数下降两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败局警示录之大结局:寻找投资败局的“失败基因”
    2013-06-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俊岭 ○编辑 于勇

      ■“投资败局”警示系列报道之九

      自5月15日本报连续聚焦报道“投资败局警示录”以来,已连续推出八篇。各篇故事主角从败局中顿悟反思的投资真谛大致相同——顺应市场趋势,保持市场敬畏,放平投资心态,祛除暴富心理,最终实现持续稳健地盈利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于勇

      “从失败中得到的教训,远比从成功中获得的经验更容易牢记于心。”但遗憾的是,身处市场的人往往津津乐道于投资中的经典战役,却对自己或别人刻骨铭心的教训选择性“健忘”,直到有一天被市场碰得头破血流。

      自5月15日本报连续聚焦报道“投资败局警示录”以来,已连续推出八篇。尽管各篇故事的主角年龄、性情与投资风格均不尽相同,但他们过往投资败局背后却有着共同的“失败基因”,这正是最后一篇警示录的追问所在。

      故事主角从败局中顿悟反思的投资真谛却大致相同——顺应市场趋势,保持市场敬畏,放平投资心态,祛除暴富心理,最终实现持续稳健地盈利。

      导致投资败局的“失败基因”

      过去三个星期来,本报刊发的系列“投资败局警示录”,讲述了来自八个不同投资市场的投资败局案例,这些来自普通投资人可资借鉴的典型投资败局均真实地发生在记者身边。

      他们有的轻信盈利经验而忽视风险,有的偏执己见而枉视“市场先生”;他们有的贪婪高额回报而集体无意识,有的崇尚高杠杆而不见“双刃剑”;他们有的逆势抢反弹而无视大趋势,有的笃信渠道信用而丧失风险识别;他们有的追逐刀尖上的刺激而陷入“流行性陷阱”,有的豪赌小概率却终输在概率游戏规则上。

      而这些投资败局也大多有着相同的轨迹——常始以侥幸,疯狂至巅,挥泪斩仓而终。尽管各类投资市场上的风险不尽相同,部分败因也有来自交易所本身的客观因素,但都能从投资人主观上找到失败的共同基因。

      “其实,投资失败大多是流动性上的失败。如果流动性安排得好,杠杆用得不是那么大,其实经历了一轮市场大跌后不仅能活下来,而且还能迎来赚大钱的机会。”一位经历数轮牛熊转换的外资金融机构从业者对上证报记者分析。

      在他看来,很多中国人“赌”心太重是造成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其实赌性本身并不好说对与错,只要控制好风险,能接受多大的亏损就能得到多大的回报,但遗憾的是,相当多投资失败恰恰是只看到了回报而忽略了反方向的风险。

      收益账之外的“健康账”

      提到投资,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莫过于“收益率”一词。一年到头,取得10%甚至更高的正收益固然可喜,但你是否计算过“收益账”外的另一本“健康账”——即在你取得这些收益的同时,所付出时间成本和透支的健康成本。

      拿地、建房、卖房、数钱——房地产开发被视为这个年代“最暴利的生意”,但对于一对深得政府资源、却不谙世事的“官二代”夫妻而言,首涉房地产开发的那几年时光,却是一段身心交瘁的记忆。

      几年前,这对后知后觉的夫妻拿到一块位于某大城市黄金地段的土地,由于他们自有资金有限,不得不四方拆借资金,预售证下来后回笼资金,然后偿还各方本息,短短两三年,他们就大赚了几个亿,但也落下了很多后遗症。

      “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不敢住三层以上的房子,因为害怕自己会跳下去。”一位曾近距离接触过这对开发商夫妻的媒体人回忆,他们拿地那一年,适逢房地产调控和银行信贷收紧,在巨大的偿债压力面前他们一直诚惶诚恐。

      两年前,当这位媒体人再次见到这对夫妻时发现,在经历了一番商海沉浮后,他们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多岁,身体也弱了很多。尽管短短几年间赚够了钱,但其间他们所经历的情绪起伏和隐形健康透支,却是另一笔无可计量的。

      “光看见人家吃肉,却没看见人家挨打。”当我们看到台上投资高手侃侃而谈自己的辉煌战绩时,却不见他们为之所承担的亏损风险和心理压力——如果你不能承受50%的风险,也就不要期望100%的回报。更何况在我们身边还有无数投资亏损,同时健康透支家庭失谐的投资败局。

      备战财富之门“入场券”

      “他们生活于社会底层,却幻想一夜暴富;他们本钱不多,却敢于押注豪赌;他们每日研究概率,却最终输在‘小概率’赚钱的规则上。”这是记者在《“小概率”豪赌酿败局》一文中对职业彩民的群像素描。

      门槛之低、奖注之大、即开即中、理论最高数亿倍的收益……没有一项投资可以像博彩业这样让人瞬间从贫民窟到亿万富翁。小小彩票也犹如一面魔镜,其折射出的是,已深陷“赌徒困境”的职业彩民渴望一夜暴富的扭曲心态,而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正是成功投资上的大忌。

      “投资股票就像龟兔赛跑一样,兔子太过自信而失败。乌龟走得慢却稳扎稳打,反而赢得最后胜利。因此,投资人的心境必须和乌龟一样,慢慢观察,审慎买卖。”谈及市场中的各类投资者风格,日本“股神”川银藏曾打此比喻。

      无独有偶,北京明石基金执行总裁管理合伙人高峰也形象地比喻为“五种投资者”。其中,只有“乌龟型”最具大智慧,它该伸头吃肉时就伸头,该缩头避险就缩头。因为最能忍,所以才能在市场上活得更长久。

      历经熊市考验、心存市场敬畏的知名私募投资人黄寒笑也深有感触地称,从事投资多年,远没有散户那种参与乐趣。“投资好比德克萨斯扑克,只有牌好的时候才下注,等待是让人昏昏入睡,投资偏偏就是这样一件让人昏昏入睡的工作,自然乏味,只有盈利作为慰藉!”

      “股市也好,楼市也好,一生中都会赶上几次大的赚钱机会,不要为错过其中一次而惶恐,只有大恐慌才有大行情。”一位曾遭投资重创并最终搭上房价暴涨“某班车”的投资人表示,眼下他正耐心等待下一场人生的“大机会”,而储备足够多的现金才能拿到通往财富之门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