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产业调查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孟山都东窗事发 转基因作物惹是非
    反对之声频冒头 草甘膦未来添风险
  • 草甘膦暴涨神话能否重现
  •  
    2013年6月7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产业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产业调查
    孟山都东窗事发 转基因作物惹是非
    反对之声频冒头 草甘膦未来添风险
    草甘膦暴涨神话能否重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草甘膦暴涨神话能否重现
    2013-06-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去年7月,上证报曾推出一组草甘膦调研专题报道,证实了行业的复苏。不到一年,这个主要用于转基因作物的除草剂价格已从2.6万元/吨涨至近4万元/吨。一众草甘膦概念股更是借机“复辟”,如龙头股江山股份已从9元涨至近期高点38元,创历史新高。如此超预期的暴涨,难道预示着草甘膦行业真将脱胎换骨了?

      6日,江山股份发布了第二大股东减持公告,折射出产业资本对这个非朝阳行业前景的谨慎态度。这也佐证了上证报记者近一个月来,奔赴重庆、四川及江苏多个省市深入调研草甘膦产业链现状得出的初步结论——草甘膦价格恐难复制5年前的暴涨神话。

      从上游原料供应看,上证报记者实地调研发现,相关企业不仅逐步提价,而且还准备迅速扩充产能。因此,草甘膦价格不会出现当年因原料价格暴涨而水涨船高之虞。

      上证报记者还发现,近期一个月来,多个地方的中小型草甘膦企业开始“死灰复燃”,若价格继续大涨,复产数量还会迅速增加。而从目前国内产能利用率看,过剩产能还为数不少。若这些产能陆续复苏,显然会对草甘膦价格产生压制。

      草甘膦主要出口海外,从海外需求看,转基因恐慌风波再起,这将间接遏制草甘膦的需求。而前不久奔赴海外调研的企业认为,眼下的海外需求增长也并没有理论上所说的那么高。从长期看,新型生物燃料技术的出现,将逐步终结美国当年提出的用转基因玉米制造乙醇燃料的新能源战略。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国内环保政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厉。若有暴利,中小企业在环保方面仍有腾挪空间。因此,草甘膦往年的暴利难以再现。就算一些行业龙头公司今年业绩暴增,但这样的周期性企业,其估值显然无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提并论。

      ⊙记者 黄群 ○见习编辑 华笑丛

      上游厂商:产销两旺加班生产

      草甘膦市场“价升量增”已经传导到上游原材料生产商身上。上证报记者近期走访了几家大型原料供应商后获悉,他们已经准备迅速提升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

      生产草甘膦有两种主要工艺路线:甘氨酸法和IDA法。其中占主流的IDA工艺路线,其上游原材料就是亚氨基二乙腈,目前我国最大的亚氨基二乙腈生产商是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在重庆市北部新区的一间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重庆紫光副总经理唐万剧,他穿着深色夹克,黝黑的脸庞上大眼睛炯炯有神,工作一忙,他就只能睡在办公室小房间单人床上。唐万剧告诉记者, “公司主要产品价格确实都有所上涨。目前亚氨基二乙腈价格在12600元/吨-13000元/吨,同比涨了22%;订单已经接到6月份,但离2008年年初最高点时的35000元/吨还有很大距离。双甘膦目前我们的价格在18500元/吨-19000元/吨,同比涨了40%。”

      重庆紫光的涨价颇有分量。该公司是华星化工2012年第一大原料供应商,也是江山股份2012年的第四大原料供应商。

      据唐介绍,该公司目前拥有亚氨基二乙腈产能9万吨,亚氨基二乙酸产能2万吨,双甘膦产能1.5万吨。其中,亚氨基二乙腈国内产能最大,公司的2个工厂分别在新疆和内蒙。目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约70%。从销量上看,4月份重庆紫光亚氨基二乙腈的销量和回款均超额完成计划,双甘膦的内销也完成了销售计划,并再次突破前期销售纪录。这也折射出草甘膦产能复苏在迅速扩大。

      重庆紫光作为最大的IDA路线供应商,明显在定价权上占有优势,公司会否借机再度上调产品价格呢?对此,唐万剧谨慎表示,供应价格不会上调太多。

      除重庆紫光外,成都天然气化工研究院(下称“川化院”)也是国内一家重要的亚氨基二乙腈生产商,产能在2万吨。

      在成都双流县川化院全资子公司四川天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记者看到,路边停着几辆大型的物流运输车,据保安介绍,公司每天都有几十辆运输车来拉货。一个负责产品包装的工人则告诉记者,他现在每天装得少的话几百袋,多的话上千袋。从早上8点做到晚上8点,经常加班。

      分析师表示,算上环保成本在内,甘氨酸法的原材料占据草甘膦生产成本的60%,IDA法是75%。2008年由于原材料价格高企,上述指标分别高达80%和85%。因此,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导致草甘膦生产企业制造成本上升,降低产品毛利水平。江山股份2012年年报显示,其草甘膦毛利率为10.44%;新安股份同期毛利率为12%。不过,由于进入2013年,草甘膦价格依然维持高位,预计今年上半年上述公司毛利率会增至20%。这也是诸多机构看好江山股份、新安股份后市的一大因素。

      生产企业:闲置产能悄然复工

      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国内登记在册的草甘膦企业有130家左右,其中产能超过3万吨的仅4家,分别是浙江金帆达、乐山福华、新安股份和江山股份,占国内草甘膦总产能50%-60%;其余120多家中小企业占总产能的40%-50%。

      某券商研究员告诉上证报记者:“据我所知,金帆达和福华的产能已经全开了,后期还要扩产。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市场好不容易转好,肯定要开足马力大赚一笔。至于后面怎么样,谁都不会管。”

      就在2012年7月份,曾有业内人士预计,当草甘膦价格涨到28000元/吨时,会有不少闲置产能开起来。百川资讯显示,草甘膦单月产量已由2012年1月份的2.8万吨上升到2013年4月的5.1万吨。

      记者实地调研发现,确实已经有部分草甘膦产能“死灰复燃”。老国企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典型案例。这家位于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的企业,刚刚重启了闲置多年的IDA路线的草甘膦装置。复产之仓促,甚至连破旧的厂房都来不及修葺。

      从南通汽车站乘车约两个小时,记者来到了位于马塘镇。紧邻河流的一边是生产厂区,红砖厂房有不少窗户已经碎裂。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上证报记者,目前公司的5000吨草甘膦装置已经复产,因为前几年行情不好,原本该装置已经停工好几年了。公司马上还要在新厂区上马一个2万吨的草甘膦搬迁项目,实际开工估计在1万吨。新厂区占地20万平方米,位于洋口临港工业区的“中国农药工业产业园”。

      江苏快达的复产成为近期市场情况的一个缩影。百川资讯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有近30个厂区在开工,其中甘氨酸路线全国新增装置产能约8.5万吨,实际开工7万吨左右。这些企业散布于山东、四川、浙江、安徽、重庆等地。

      国内某大型草甘膦企业的负责人老王在得知上述草甘膦企业开始复产后,显得十分吃惊,劈头就问记者,“这些企业价格有无优势,供应商有无合作过?”

      “我们确实非常担心小企业又开始复产,因为产量一旦上来,价格下跌是不可避免的。”老王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我们的企业规模大,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尤其是草甘膦母液的处理成本都比他们高很多,所以他们肯定在价格上有优势。单从环保成本这一项看,我们就没办法和他们比。”

      不过,中小企业的复产暂时还未影响到大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老王告诉记者:“目前我们IDA路线中一条生产线在满负荷运转,另一条生产线在技改,甘氨酸的生产线也在满负荷运转。”据悉,该企业生产订单饱满,但回顾以往惨淡的时期,老王说:“那会儿价格低,约生产越亏。所以其中有一个月为了止损,我们甚至被迫减产。”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最为疯狂的时候,国内草甘膦产能从2007年的30万吨猛增到100万吨,包括新安股份2007年上半年产能仅有3万吨,下半年就扩产到8万吨。江山股份2007年也仅有1.2万吨,2009年扩产到7万吨。

      环保核查:

      靴子落地效果待察

      由于膦的排放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因此,环保核查问题是草甘膦企业的关键一坎。5月27日,环保部在其网站发布了今年第“57号文件”——关于开展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根据该通知,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草甘膦行业污染防治水平,本着企业自愿的原则,环保部决定开展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并发布符合环保要求的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名单公告。

      这是一份迟来的核查报告,其核心内容包括:甘氨酸法原药收率不低于70%,IDA法原药收率不低于75%,磷元素综合利用率不低于80%,氯化钠回收率不低于85%。“这份报告无疑是‘靴子落地’,仅要求企业本着自愿的原则进行核查,力度比意料中的要小。”一位分析人士表示。

      与此相应,草甘膦价格开始回调。截至昨日,甘氨酸路线原粉报价3.6-3.8万元/吨,实际成交下挫至3.55-3.65万元/吨,IDAN路线工厂主流稳定至5500-5800美元/吨,部分工厂高端报价6200美元/吨。

      但上证报记者发现,从去年同期看,草甘膦不仅没有受到需求进入淡季的影响价格下跌,反而逐渐走出火爆行情,原因又该如何解释呢?一位长期跟踪草甘膦的行业分析师表示:“2012年是特殊情况,草甘膦价格处于历史地位,库存接近消耗完毕,受国家抓紧农药环保核查的影响,草甘膦小产能受到较大限制。由于市场基本没有库存,经销商要补货,所以大企业的销量开始上升,但今年的情况已经不同。”

      市场需求:海外销量难及预期

      2008年,受美国提出转基因作物生产燃料乙醇战略的刺激,草甘膦价格曾经疯涨至12万元/吨,造就了一批财富神话。如今,行业景气度再度升温,历史会重演吗?

      “市场需求就那么多,虽然近大半年来景气度不错,令公司业绩大幅改善,但股价涨成这样,炒作成分极浓。”江山股份控股股东中化国际相关人士如此表示,他认为,草甘膦产业门槛并不高,若有暴利,必定引发其他企业蜂拥而至。

      一位长期跟踪草甘膦的业内人士也分析称,“本轮草甘膦的上涨原因和2008年完全不同,那时候是成本推动,现在则是需求推动。2008年甘氨酸的价格已经到了40000元/吨,IDA法草甘膦的成本也在5.5万元/吨左右,直接把草甘膦价格推上了12万。现在甘氨酸的价格在11400元/吨,亚氨基二乙腈价格在12600元/吨,上涨都很有限。而且甘氨酸以后也不会涨太多,国内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了!”

      草甘膦主要用于转基因作物,此轮行情是国际需求拉动,那么全球的转基因作物种植情况究竟如何?

      目前,中国草甘膦70%-80%用于出口,剩余的国内需求基本是将原粉制成制剂再出口。2012年草甘膦全球产能为90万吨,其中我国为54万吨,占比60%;全球产量为72万吨,其中我国为39.2万吨,占比54%左右。

      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报告称,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8%,达到1.6亿公顷,2012年这一数字扩大到1.7亿公顷。其中,发展中国家的种植面积增加了11%,反观发达国家,其种植面积的增幅趋缓,2012年仅比2011年增加了3%,约160万公顷。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绿色环保人士还在继续坚决地反对发展转基因作物,因为他们认为转基因作物对环境有害。

      某券商研究员也告诉记者:“从理论来说,每年全球草甘膦需求增速约为10%,但是实际的增速究竟能否达到这个值不好说。我前段时间去几个农化企业调研,他们在北美市场上走访了一些草甘膦的贸易商,从销售情况看,并没有像理论上说的销量很好、增速稳定的样子。”他还表示:“现在很多机构和企业鼓吹草甘膦行情持续火爆,我觉得是在说故事罢了。其原因还是利益驱动!”

      “涨到12万?不可能!”国内某大型草甘膦企业负责人也明确表态。在他看来,目前草甘膦价格的回调是一种健康的回调,是市场的正确选择。“2008年的经历太惨痛了!所以大家现在都还是买跌不买涨的。我们一直在重点调研中小企业的复产情况,也在同时关注原材料的市场行情,我们甚至在关注股价的行情,就是不希望暴涨。我们希望的是长期缓慢上升的行情。一旦这个产业近乎疯狂了,也就到头了!”

      看来,草甘膦在实体领域并没有达到股市所呈现出的热度。新安股份也明确表示,受产能过剩、研发能力薄弱等因素限制,草甘膦扩产势头放缓,行业加速整合,准入门槛会得以提高,环保部对农药产业启动新一轮全面环保核查行动体现出政府整顿行业的决心,农药行业将步入去产能化的过程,但未来草甘膦价格变动仍具有不确定性。

      事实上,就在上涨态势企稳后,草甘膦价格出现了两次明显的回调。第一次是2012年10月末开始至2013年的2月底,草甘膦价格从最高3.6万元/吨跌至3.1万元/吨;第二次则是2013年4月底至今,草甘膦价格又从最高3.9万元/吨回调至3.7万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