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上证零距离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江苏银行启动大规模定增 拟吸引QFII参与
  • 平安重构综合金融顶层设计
    “团金会”模式练兵银政合作
  • 农行发行减记型合格资本工具获股东大会通过
  • 德银:国际指数评估增纳A股
    最多可迎1800亿美元资本流入
  • 第二届广州金交会21日开幕
    拟签约5000亿元产融对接项目
  • 内外交困
    美健康险巨头在华深陷“关门”风波
  •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  
    2013年6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7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金融货币
    江苏银行启动大规模定增 拟吸引QFII参与
    平安重构综合金融顶层设计
    “团金会”模式练兵银政合作
    农行发行减记型合格资本工具获股东大会通过
    德银:国际指数评估增纳A股
    最多可迎1800亿美元资本流入
    第二届广州金交会21日开幕
    拟签约5000亿元产融对接项目
    内外交困
    美健康险巨头在华深陷“关门”风波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内外交困
    美健康险巨头在华深陷“关门”风波
    2013-06-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黄蕾 ○编辑 孙忠

      

      曾高调来华拓疆的美国健康险巨头维朋(WellPoint),在仅仅探路五年之后,便草草收拾铺盖——解散在华合资实体、退出中国市场。

      本报4月率先披露的上述消息,不仅震动了中国保险圈,同时随着事态的发展而逐步得到印证。6月7日,上海证券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从6月3日开始,维朋在华合资健康险第三方管理服务机构(TPA)“康众”正式进入解散和清算程序。

      在近两周时间内,上海证券报记者通过采访知情人士及维朋美国相关负责人,试图剖析这家外资健康险巨头在华兴衰始末,及由此折射出的中国健康险行业现状。

      风光进场 草草离场

      全球500强企业美国维朋,是近几年外资巨头蜂拥中国健康险市场的典型代表。他们一边通过设立TPA机构来探路中国市场,一边又在寻找合作伙伴筹谋专业健康险牌照。

      2007年,包括维朋在内的四家美国健康险巨头发起设立了康众(上海)企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面向中国市场提供专业的TPA服务。

      在健康险业务被视为保险业另一个春天的当口,这一崭新的健康险外包理念(新契约与保全服务、处理理赔、提供客户服务、开发医疗服务网络等),顿时引来了一批国内保险公司的注目,并最终落实到了合作协议的签署。

      与此同时,维朋也在悄然进行着合资健康险牌照尽快落地的工作。按照知情人士的说法,在达到监管对于外资在华设立保险机构的硬指标后,维朋先后与和谐、昆仑两家健康险公司及产业资本洽谈过参股或合资筹建事宜,但最终未果。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彼时风光无限的维朋,为何突然选择草草收场。在等待近两周时间后,上海证券报记者终于等来了美国维朋方面的答复。

      首先,他们承认解散康众、退出中国TPA市场,但维朋保险北京代表处仍保留;其次,对于是否搁置筹备合资健康险公司计划,他们并未直面给予回应,“继续对中国健康险市场的长期战略进行评估”的说法,似乎为其未来仍存变数的在华策略,留了一丝余地。

      善后问题引发质疑

      当然,康众的草草收场也引来了部分公司员工及外界人士的质疑。

      但相较于员工安置问题,业内人士更关注的是,康众对于合作保险公司及被保险人信息的善后解决问题。在华经营五年以来,康众先后与十余家国内保险公司建立了服务关系,握有数以万计的企业团体客户投保信息。

      对于外界的担忧,维朋美国方面答复本报称:“自2012年末,康众陆续缩减TPA业务规模。对所有客户,我们达到或超出合同规定履行了相关义务,做到了提前发出终止服务通知,以便客户有足够的时间制定后续方案。截至今年5月底,所有TPA服务合约规定义务和后续服务包括客户数据和文档的交接都已完成。”

      内外交困,是多位受访人士对于康众解散诱因的最多诠释。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及康众员工向记者反映,近年来,康众经历新旧管理层频繁更迭,经营策略变来变去,业务亦是每况愈下,对此内部积怨已深。这被部分人士视为康众解散的其中一个诱因。

      而另一根重要的导火索则来自于外部。正如一家中资健康险公司高管所感慨的:维朋的撤离,折射的是中国健康险市场步履维艰的真实现状。

      近年来健康险业务被寄予众望,被视为打破保险业增长乏力瓶颈的重要突破口。但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没有税优等政策支持、无法实现与医院联网的国内健康险业务,仅仅是赚了几声吆喝。放眼望去,已开业的专业健康险公司哪家不是经营窘迫、辛苦硬撑。

      直白地说,没有税收优惠,就难以吸引消费者投保健康险;而无法与医院实现联网系统对接,则意味着无法控制医疗费用风险,赔付成本居高不下。双重困境下,出于成本的考虑和来自股东方的压力,导致保险公司在健康险业务上一直聚焦在价格竞争上,而非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长此以往,最终导致国内健康险业务如今正陷入一个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