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上证面对面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价值
  • A6:专 版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价格半月陡涨近一倍 部分银行暂停票据贴现
  • 险企资本补充添新工具 财务再保险有望“阳光化”
  • 紧跟政策导向 改变对货币政策的思维惯性
  • 保监会摸底保险网销 或叫停变相价格战
  • 交易公告
  • 券商代销保险开闸半年 首批“证保业务”名单出炉
  • 许罗德:银联拟搭建
    开放的移动金融生态圈
  •  
    2013年6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7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金融货币
    价格半月陡涨近一倍 部分银行暂停票据贴现
    险企资本补充添新工具 财务再保险有望“阳光化”
    紧跟政策导向 改变对货币政策的思维惯性
    保监会摸底保险网销 或叫停变相价格战
    交易公告
    券商代销保险开闸半年 首批“证保业务”名单出炉
    许罗德:银联拟搭建
    开放的移动金融生态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保监会摸底保险网销 或叫停变相价格战
    2013-06-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黄蕾 ○编辑 孙忠

      

      本报持续关注的保险网销大战,正引起监管部门关注。知情人士透露称,保监会正对此进行摸底调研,以了解目前激战正酣的网销变相价格战,相关保险公司6月20日已上呈自查结果。知情人士透露称,愈演愈烈的网销价格战很有可能会被叫停。

      

      网销现“跑马圈地”疯狂场景

      彼时车险“跑马圈地”的疯狂场景,如今正在寿险网销渠道上演。根据本报此前调查了解,近段时间以来,一批通过网销渠道销售的万能险产品,已间接突破了2.5%的保证收益率。而得以突破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加送网购现金积分的模式,间接抬高万能险产品的定价利率。

      可观的保底收益,加上4%至5%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这些万能险产品的横空出世,在淘宝等网络渠道近乎疯销。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网销这原本被寄予创新突破的新兴渠道,俨然已出现无序竞争的苗头。

      按照一位保险业人士所透露的,目前保险公司通过淘宝等第三方平台进行保险产品销售,需要支付的手续费大概在千分之三左右。“为了吸引客户上淘宝理财频道,在某些活动促销节点,淘宝自愿牺牲短期利益,从保险公司支付的佣金中拿出部分费用,向客户赠送‘集分宝’(可在淘宝作现金使用)。”

      然而,事态并非如表面般发展。据相关人士透露,除活动促销时间之外,部分保险公司赠送网购现金积分的时间和频率越来越高。“这些活动之外的赠送积分行为,不排除是某些保险公司为了提高产品吸引力而自掏腰包,并非来自原本支付给第三方平台的佣金。”

      

      监管层或出手整治

      虽然关于保险网销的监管细则尚未出台,但保监会对于这个市场的风吹草动保持着密切关注。“根据保监会的紧急电话通知,我们6月20日上交了相关自查报告,内容涉及网销佣金和赠送网购现金积分之间的关系等等。看这趋势,监管部门可能要整治保险网销市场了。”一家寿险公司负责人告诉上证报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加送网购现金积分模式被叫停,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意味着保险产品吸引力的下降。其实不然。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保险公司先期付出了较高的佣金及积分赠送成本,那么之后的保险产品实际投资收益率就会下降。反之,如果前期成本低,后期投资收益率就会高。”

      保险公司之所以对网销趋之若鹜,是因为保险传统销售渠道陷入了瓶颈,个险发展乏力,银保成本高企。相较之下,网销渠道成本低、容易上规模、价格及投保过程透明。尤其对于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而言,在分支机构匮乏的现实困境下,通过网销亦可间接实现无地域限制的广泛销售。

      然而,如今的保险网销市场却充斥着浓重的价格战气氛。这难免不让人心生质疑,保险网销这原本被寄予创新突破的新兴渠道,难道又要重走银保和车险“恶性价格战、赔本赚吆喝”的老路?一旦势头得不到遏制,蓝海也终将变红海。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价格竞争是市场化行为,监管部门如何整治值得三思。且单纯寄望于监管干预是不现实的,风头一旦过了,保险公司还会想出其他变相之举。保险公司必须严格自律,用价格战的手段来购买市场份额,重“大”轻“强”的超常规发展计划并非长久之计。如何规避重走银保、车险的老路,通过差异化竞争来抓住稳定客户,是接下来保险公司在走网销之路过程中亟须思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