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专访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财富管理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广告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陈志武:
    全球市场波动
    还会持续数月
  • 连平:
    用好增量
    首先要调整信贷结构
  • 2013
  •  
    2013年6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3版:专访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专访
    陈志武:
    全球市场波动
    还会持续数月
    连平:
    用好增量
    首先要调整信贷结构
    2013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陈志武:
    全球市场波动
    还会持续数月
    2013-06-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对于美联储结束QE

      陈志武:最近美国股、债市全面下跌,说明市场已经意识到,伯南克讲话并不是说着玩的,而是经过了相当长的讨论和酝酿

      ·对于此次黄金下跌

      陈志武:主要原因是美联储改变政策方向,而美国调整政策信号,是因为美国经济复苏的稳健程度已经足够强

      ·对于近期A股大跌

      陈志武:除了受到美联储因素的影响,国内政策改革进展未达预期以及中国经济长久以来对信贷刺激依赖过度,是当前A股低迷的重要诱因

      ·对于改变A股困局

      陈志武:微观上要改变监管环境、运作环境;宏观层面,制度环境、体制改革必须跟上

      ·对于中国结构性问题

      陈志武:尽管谈得很多,但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大危机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秦风

      

      今年陆家嘴论坛即将召开之际,应邀参加此次论坛的知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接受了上证报记者独家专访,阐述了他对当前国内外热点经济和市场话题的独到见解。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是最近全球最关注的话题。陈志武认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之所以在上周有些意外地抛出退出路线图,并非“说着玩的”,而是经过了充分酝酿和讨论,会说到做到,其背后反映的是美国经济的稳健复苏。不过,他认为,未来几个月,全球市场可能继续维持较大波动。

      对于近期大跌的A股,陈志武认为,除了受到美联储因素的影响,国内政策改革进展未达预期以及中国经济长久以来对信贷刺激依赖过度,是当前A股低迷的重要诱因。

      美联储结束QE或成真

      “(美联储)其实要这么做也不是太难。”陈志武在谈到伯南克提出的“今年稍晚开始缩减购债规模、明年中后期基本结束QE”的路线图时如是说。在上周的新闻发布会上,伯南克有些出乎意料地明确了退出的大概时间表,并由此引发全球市场巨震,而随后美联储内部似乎也就此出现了争执。

      陈志武注意到,最近美国股、债市全面下跌,说明市场已经意识到,伯南克讲话并不是说着玩的,而是经过了相当长的讨论和酝酿。他预计,大概在今年第三季度末、第四季度,美联储将开始缩减每个月的资产购买量,从840亿下降到600亿美元左右。然后,每个月逐降,一直到明年第三、第四季度,把新增货币增量降到零。

      在陈志武看来,尽管从表面上看,金融市场的负面反应似乎说明,大家认为伯南克的决定是个错误。但反过来看,伯南克敢于放出这样的话,恰恰是因为当局已经看到美国经济复苏已经足够强健,才促使美联储有信心来说这个话,“愿意来冒这个险”。陈志武认为,总体上,美联储这次决策,更应该让外界对美国经济的信心上升,而不是下降。

      鉴于经济稳步复苏,陈志武继续看好美股的表现。他认为,在伯南克最近宣布退出时间表之后,未来两三个月,美国金融市场的波动肯定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再加上中国银行间近期出现的问题,短期可能很难让国际投资人对中国经济放心,所以,全球市场未来几个月继续震荡将难免。但从中期来看,他建议投资者应该投资美国一些好的上市公司,比如大盘股、指数基金等。

      黄金投资吸引力下降

      陈志武表示,美联储要进入退出QE的阶段,这会对美元、美股、大宗商品等全球各个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在这一轮始于伯南克讲话的全球市场下跌中,黄金价格的持续走低特别引人关注。在以往类似时候,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往往会逆势走高,但最近金价却一反常态地随着股票等风险资产一道下跌,避险资产的光环尽褪。

      对此,陈志武认为,此次黄金下跌,主要原因是美联储改变政策方向,而美国调整政策信号,是因为美国经济复苏的稳健程度已经足够强。

      “一方面美国经济的状况越来越好,另一方面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也越来越好,财政赤字在不断下降,这样一来美元自身的稳定性和美元走强的趋势就更强了,这样一来,黄金作为美元的替代品,价值就越来越低了。”陈志武说。

      其他大宗商品方面,考虑到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陈志武并不看好铁矿石、能源等工业类商品。预计这些商品未来两三年会趋于走弱,而不是走强。

      QE退出所带来的热钱撤离新兴市场,一度引发新兴市场会否爆发新一轮危机的讨论。陈志武认为,这方面的苗头实际上已经有所显现。

      过去几年,在美国持续推行QE的背景下,美国国债利率不断下降,这使得投资美债的收益率非常低。然而,在经过过去一周的抛售之后,美国国债价格大幅走低,收益率急升。相应的,投资美国长期国债的回报率已经接近3%。陈志武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美元资产对于全球投资人的吸引力。

      但在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的结构性问题再度凸显。此消彼长,随着QE趋于退出,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的投资相对吸引力上升,而新兴市场所提供的机会相对吸引力下降。

      陈志武注意到,实际上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很多金融投资者已开始对新兴市场不再那么看多,认为这类市场的投资吸引力下降了很多,与此同时,投资人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股权市场的看多程度大大提升。

      改变A股局面制度要跟上

      过去几天,中国是否陷入“钱荒”成为全球市场的焦点之一,A股市场也连续大跌。在陈志武看来,A股大跌,除了受到美联储退出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国内经济自身的一些问题。

      陈志武认为,中国的结构性问题尽管谈得很多,但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大危机。“谈了十几年的结构性问题,目前看来还没有改善。”

      “最近银行间市场出现问题,我们很多人都会去抱怨银行,但实际上这只是中国经济更深层次问题的反映。”陈志武对记者说。他称,过去几年,一些促进经济的举措加剧了中国银行业信贷透支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美国、欧洲和中国经济本身有任何风吹草动,就很容易被放大为银行或其他金融行业的危机。

      陈志武认为,对中国经济而言,加快结构性改革依然是严峻的课题,特别是在金融改革等领域。他认为,当前要做的是放松管制,现在的监管太细、太多。另外,要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的占比。

      从股市的角度来说,陈志武表示,股票价格是对未来的定价,当对未来没有信心的时候,这些资产价格猛跌是必然的结果。

      要改变A股目前的局面,他认为,微观上要改变监管环境、运作环境,但在宏观层面,制度环境、体制改革必须跟上,“否则很难看到资本市场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变得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