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广告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地产
  • A6:信息披露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房企上半年销售创新高
    二线城市成主战场
  • 郁亮:死亡有概率概率可管理
  • 单笔授信50亿
    中国邮储银行助力恒大
  • 房地产业十年内见天花板 郁亮展现万科2.0时代价值
  •  
    2013年7月2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公司·地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公司·地产
    房企上半年销售创新高
    二线城市成主战场
    郁亮:死亡有概率概率可管理
    单笔授信50亿
    中国邮储银行助力恒大
    房地产业十年内见天花板 郁亮展现万科2.0时代价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房地产业十年内见天花板 郁亮展现万科2.0时代价值
    2013-07-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郁亮为什么要登珠峰?他在用行动向股票、债券、住房投资者们,展现万科2.0时代的价值。

      郁亮为什么要展现万科2.0时代的价值?因为房地产行业将在10年内见天花板。

      和王石创业的一代不同,掌舵千亿万科的郁亮,其核心工作其实是庞大机器的维护者,通过不断的微调和校正,保证这台机器的精准、长效运行。

      ⊙记者 于兵兵 ○编辑 阮奇

      房地产业十年内见天花板

      郁亮展现万科2.0时代价值

      新课题:3000亿以后的万科做什么

      “住宅市场不可能永远增长下去,不出10年,我们会看到行业的天花板。”郁亮表示。

      关于万科远期未来,也许是郁亮唯一称之为“挑战”的课题。据了解,万科已经制定了可支持3000亿年销售规模的企业运营操控平台。也就是说,万科认为中国房地产业尤其是住宅产业,仍有令万科从1400亿走向3000亿的发展空间。这个周期,也许是10年,也许是5年。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增量住宅需求不可能无限制增长。到那时,万科主营什么?这才是郁亮目前一大课题。据了解,社区商业也许是万科未来一大业务领域,且不排除独立上市的远景规划。另为,城市垃圾场、社区医疗服务等,作为社区商业的一部分,都在万科务虚研讨,或悄然试水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商业地产,王石主张专注住宅开发,集中精力做好住宅的工业化、科技化,提升住宅品质。但随着综合体项目受到各地政府的热烈追捧,万达、绿地等房企迅速依靠商业地产、产业地产、主题地产拓展土地储备,增速惊人。

      2010年开始,郁亮授权万科深圳、上海、北京三家分公司成立商业筹备小组。今年1月,万科商业地产总部在北京低调成立。经过几年论证研究,郁亮认为,数百万现有万科业主是未来万科商业消费力的最大资源,为此,万科将其商业关注点锁定在社区商业上,并将效仿领汇以REITS方式实现不动产上市。目前,杭州、上海、北京等地已陆续开始试水社区食堂、托老所、诊所等社区配套服务业。

      对于商业地产的观点,郁亮明确表示,万科的商业是为住宅服务的商业,言外之意,无论今天还是未来,万科都紧紧围绕住宅产业及万科业主展开。“(3000亿以后的万科)也许规模不会再增长,但结构会优化,利润会增加,万科团队将有新的挑战。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不会去做投资公司,永远致力于实业。这是对万科团队的承诺。”郁亮称。

      安全线:“万科几百亿现金还是有的”

      “应对行业风险,万科的第一策略是,确保资金充裕,不对银行过度依赖。”

      对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形势,郁亮表示,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市场单纯依靠货币超发和投资拉动增长不利于经济转型。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行等决策层“挤泡沫”的动作未必不是件好事。而中国经济成功转型会从根本上为房地产业营造健康发展的环境,但也因为转型期,未来两三年内,市场和企业都会比较紧张和痛苦。

      据介绍,万科应对宏观形势的策略仍然是:不拿地王,保证充裕资金,不对银行过度依赖。“半年报快发了,到时候大家会看到,万科几百亿的现金还是有的。”郁亮称。

      回顾历史,郁亮把万科的融资渠道大为扩展,这也许是郁亮为万科设置的第一道安全线。

      从2009年末启动的宏观调控开始,郁亮对市场一个基本判断是,“未来10年在A股融资你想都不要想。”从那时起,万科开始布局新的融资路径,目标直指“趟平各种资本平台。”

      2010年突破千亿之后,万科开始考虑收购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经过多方挑选,南联地产进入万科视野,并在2012年7月完成收购,更名为“万科置业海外”。不过,根据港交所规定,公司股权转移之后两年内不能有重大的资产重组。郁亮接受采访时称“这是一个强身健体的基础锻炼,各方面准备好之后,万一有机会就是你的。”

      B转H股是万科另一个扩展融资平台的机会。2012年底,继中集集团之后,万科成为第二家做B转H的公司,这成为继1993年发行B股、2007年全流通改造后,万科再次于资本市场尝鲜之作。

      除上上述融资动作外,一个郁亮时代突破性的尝试,便是合作开发。这一模式目前正被越来越多企业效仿。

      数据显示,仅2012年,万科收购的房地产企业就高达数十家,其中大部分选择50%左右股权收购。这说明,项目公司50%的开发资金将由合作方承担。这无疑大大降低了万科有息负债率,并快速扩大了项目规模。郁亮告诉记者,万科近年来实施合作开发战略,从合作伙伴获得的合作开发资金高达数百亿,这实际上构成了万科项目开发投资的最大现金来源。

      应对宏观调控,郁亮为万科定下的另一个规则是不拿地王。郁亮坦言,2008年左右,万科因拿下三个地王项目,承受了巨大压力,致使管理层当年奖金停发。受此一役的教训,万科笃定不拿地王的策略。而近期包括上海、北京等多地地王均由一些非龙头企业,或主业非房地产的企业,郁亮隐晦表达称“也许这些企业有充分的市场信心,但万科不会参与地王竞争。”

      关于城镇化,郁亮表示,万科不看好除一线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开发策略。因为这些小城镇对年轻人吸引能力不强。另外,把城镇化演绎成房地产开发化的地方城市,存在泡沫风险,“鬼城、空城”对企业来说,无疑是市场风险所在。因此,万科基本锁定已经进入的62个城市,不会在城市数量上有大幅度的扩展。郁亮称,万科如果选择进入新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以及就业情况,是考量城市房地产开发价值的两个重要指标。

      ■记者点评

      记录登山时候的郁亮,目的其实是帮助市场更清楚地看到郁亮时代的万科。毕竟在此之前,市场想知道郁亮到底是怎样的人,颇有难度。因为他鲜有激情和感性流露,永远平平静静的样子。而实际上,这就是郁亮的核心价值:极度的理性、计划性,又兼具直面困难的勇敢和淡定。一个高速成长的万科或许更需要创业者的激情,但一个已具千亿规模的万科,要从千亿走向3000亿,也许正需要郁亮的“没有狂喜,也没有放弃可言”的马拉松精神。

      股票、债券、住房投资者们,可以从郁亮身上看到万科2.0时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