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专版
  • 6:公司
  • 7:市场
  • 8:艺术资产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人物
  • 丁乙:将冷抽象进行到底
  • 价值标准与市场标准
  • “今天的艺术就是商业!”
  •  
    2013年7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艺术资产
    丁乙:将冷抽象进行到底
    价值标准与市场标准
    “今天的艺术就是商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天的艺术就是商业!”
    2013-07-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丁乙答记者问

      在丁乙工作室进行的访谈中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国际性”。不过这国际性曾经两度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课题:首先是1990年代席卷全球当代艺术殿堂的“中国热”;其次是2000年代出现的国际品牌的“中国热”。前者是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后者是国际品牌进入中国,丁乙指出,从这种双向的运动中可以窥见当代艺术发展历程背后的全球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

      问:除了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当年还有几个国际大展,你参加了吗?

      答:当年可谓中国当代艺术家在西方的最早曝光。我一共参加了4个国际性展览:除了威尼斯双年展外,另外3个展览分别是:最早的柏林世界文化宫的展览“中国前卫艺术展”。我国香港的“后89中国新艺术展”也有国际巡回展。还有一个展览是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办的首届“亚太三年展”。

      问:这些展览的主调是什么?在西方的反响如何?

      答:这些展览结构多元,虽然主流是波普艺术、玩世现实主义,但一般都有装置,如柏林的展览有黄永砯那件著名的作品——洗衣机里的美术史。我是作为唯一一个抽象画家参展的。我意识到这一波中国热的主流是政治波普,所以就给自己制定了长跑的对策。

      问:2000年代后,你又与国际著名品牌有了合作,对此你怎么看?

      答:2006年我与爱马仕合作,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合作有什么价值。品牌与当代艺术家合作,是LV和村上隆合作后的一股潮流。是品牌首先意识到与当代艺术互动的重要性,他们已经意识到,品牌在中国内地的推广,需要中国当代艺术家来扩展品牌的界限与号召力。那是“借脑”:首先听品牌讲故事,当代艺术家的介入可以丰富这个故事的脉络。而品牌的扩张也是史无前例的。回顾中外美术史,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艺术资助人,从古代的贵族、王室、教会到现代社会的政府,艺术资助人的角色一直在演变。到了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品牌成了主角,而在这背后,则是品牌的消费群体在变化。因此,这已经不是商业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的社会发展趋势了。

      问:这对艺术本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首先是“流派”没了。直到1980年代,纽约还有涂鸦艺术,巴黎还有新形象,德国还有新表现,但这个美术史上延续千百年的概念到今天都结束了。在今天的艺术圈,所有的人都在找新的方向。原来的体制,是艺术家创作作品,被经纪人、策展人挖掘,从画廊到地区性的艺术中心再到国际性的美术馆,走向国际舞台。今天这个体制已经土本瓦解了:美术馆没钱了,全球最具权威的威尼斯双年展等三大展览已风光不再。因为双年展太多了。如今展览最好看的可能是巴塞尔艺博会。如果说1990年是双年展时代,那么2000年后则是博览会时代。今天的艺术就是商业,而2000年则是分水岭。所以,当代艺术未来的走向许多人会看不清。不过在纷乱的万象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线索,比如艺术家与商业的关系已经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