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特别报道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A157:信息披露
  • A158:信息披露
  • A159:信息披露
  • A160:信息披露
  • A161:信息披露
  • A162:信息披露
  • A163:信息披露
  • A164:信息披露
  • A165:信息披露
  • A166:信息披露
  • A167:信息披露
  • A168:信息披露
  • A169:信息披露
  • A170:信息披露
  • A171:信息披露
  • A172:信息披露
  • A173:信息披露
  • A174:信息披露
  • A175:信息披露
  • A176:信息披露
  • A177:信息披露
  • A178:信息披露
  • A179:信息披露
  • A180:信息披露
  • A181:信息披露
  • A182:信息披露
  • A183:信息披露
  • A184:信息披露
  • A185:信息披露
  • A186:信息披露
  • A187:信息披露
  • A188:信息披露
  • A189:信息披露
  • A190:信息披露
  • A191:信息披露
  • A192:信息披露
  • A193:信息披露
  • A194:信息披露
  • A195:信息披露
  • A196:信息披露
  • 国际金属仓储灰幕
  • “超级导线”
    导出无限可能
  • 故事的续集:大宗商品挥别超级周期
  •  
    2013年7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6版: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海外
    国际金属仓储灰幕
    “超级导线”
    导出无限可能
    故事的续集:大宗商品挥别超级周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际金属仓储灰幕
    2013-07-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当游戏规则改变

      一切都被曝光在太阳底下

      最近几天国际金属市场的最大新闻,不是中国经济出现降温,也不是美国考虑退出QE,而是高盛和摩根大通这两大行业玩家要出售旗下一度“肥得流油”的金属仓储业务。

      业界指出,促使高盛等大行忍痛割爱的最大原因,来自全球最大的金属交易中心——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正在酝酿的历史性的规则改变。

      LME的新东家港交所希望通过加快铜、铝等金属的仓库出货安排,来缓解工业用户需要排队取货的现状。

      交易商和分析师指出,这一改革不仅会直接影响到金属仓储业一直以来的丰厚利润,更可能给全球金属市场带来巨震,基本金属价格可能进一步承压。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龚维松

      神秘的

      金属仓库

      多家海外主流媒体日前都披露,高盛、摩根大通都在积极寻求出售旗下的金属仓储业务。

      据称,高盛正在为旗下的金属仓储公司Metro国际找买家,2010年,高盛以5.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该公司。而摩根大通近期也启动了出售旗下仓储子公司Henry Bath的进程。

      与眼下的急于脱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仅仅在三年前的2010年,上述两家大行还在迫不及待地杀进金属仓储这一“新兴”的厚利行业。

      如此大的反差原因何在?故事还得从几年前这轮全球金融危机最顶峰时说起。

      2008年,一场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将全球经济拖入了数十年来罕见的衰退,由此也宣告了工业金属市场进入寒冬,需求几乎冻结。

      供需面的严重失衡,导致工业金属的库存倍增。举例来看,从2008年年初到2009年年底,LME核准仓库的金属库存从150万吨猛增至620万吨,时至今日,这一数字已高达770万吨。

      大量的库存积压,给仓储业带来了难得的商机。不仅是嘉能可、托克(Trafigura)等大宗商品交易企业,嗅觉灵敏的高盛、摩根大通也在2010年挤进了这一“钱景”诱人的领域。

      按照LME的现行规则,其核准的仓库每天的出货量受到限制,另外,相关的仓储企业每天只需完成最低出货量。比如,超过90万吨的铝仓库最低出库量为3000吨,未超过90万吨的仅需1500吨。

      但上述规则造成了供货瓶颈,买家为了提到货要排队很久,比如在嘉能可的荷兰仓库和高盛的底特律仓库,排队等候时间甚至超过1年。

      严重的

      供需失衡

      漫长的排队等货,让很多买家不得不绕开LME的库存系统,直接找生产企业以更高的溢价购买。

      最终的结果是,尽管LME库存充足,但购买立即交付的铜、铝等所需付出的溢价(相对于LME基准期货价格)已飙升至创纪录高位。

      然而,除了买家,仓储企业和金属生产商们似乎都乐于看到这样的状况。

      对高盛等拥有仓库的企业来说,有库存就意味着有租金收入,交货拖得越久,收租就越多。

      很多时候,这些企业甚至只是简单地在期货市场买入金属,然后转手卖出,因为他们很清楚,不管是谁买了这些金属,都需要在他们的仓库存放并支付租金。

      而生产企业也乐于看到排队等货的情况,因为这意味着持续的营收来源。

      另一方面,在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很多生产商出于增加自身现金流的目的,也愿意折价把金属出售给高盛等机构并存进仓库,而为了吸引这样的库存,仓储企业常常也会提供一些激励措施。

      激烈的

      仓库战争

      过去两年金属仓储企业通过囤积铝、铜、锌等商品而发起的“仓库战争”,让可口可乐、通用汽车等金属终端需求企业抱怨不已,后者也通过各种渠道向LME方面施压,要求进行改革。

      据报道,摩根大通和高盛等公司本身也是LME的大股东。

      眼下,金属需求企业的努力似乎起到了效果。

      本月初,LME的新东家——港交所宣布推出针对LME库存政策的修改意见,并开始向市场征求意见,预计最早明年4月可正式实施。早在去年宣布将收购LME之初,港交所方面就表达了打算修改LME仓储规则的意图。

      根据最新的建议,这一旨在缩短LME交付时间的方案包括几方面的内容,比如通过引入新的基于“入货率”而调整的“出货率”,防止当前的排队现象继续恶化;另外,针对“注销仓单”重新排队的行为,LME考虑引入新的“出货率”,从而减少当前的队伍长度。此外,如果买家等待提货的时间超过100天,仓库将会释出额外的金属。

      巨大的

      行业地震

      新规则一经公布,在业界引起的反应超乎预期。

      据报道,金属市场两大最活跃的买家——嘉能可旗下的Pacorini和高盛的Metro仓储公司,近期都暂停了旨在吸引金属库存的支付优惠措施。

      不仅如此,分析人士认为,一旦LME的新规则进入实际执行,对全球金属市场可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

      一方面,这会大大削弱仓储企业在现货金属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对一些相关金属类别来说,这可能诱发价格的大幅下挫。

      在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前景不明朗、金属价格低迷之际,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跟踪研究大宗商品的麦格理银行金属分析师霍布斯认为,毫无疑问,最新提出的仓储规则修改建议,是LME金属市场很长时间以来最重大的一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