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评论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巡礼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港交所下月推
    中华120指数期货
  • 港资券商夹缝中求生存
  • 个股期权再受关注 又一轮仿真测试或近期开启
  • 股权质押资格审批常态化 券商呼吁打通场外资金渠道
  • 券商营业部谋转型 盈利模式渐变
  • 券商系期货公司发展迅猛
    中证保证金超百亿
  • 光大证券天丰节能项目
    将移交行政处罚委
  • 铁矿石期货
    有望年内推出
  • 中信证券将在北京新设1家C型营业部
  •  
    2013年7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港交所下月推
    中华120指数期货
    港资券商夹缝中求生存
    个股期权再受关注 又一轮仿真测试或近期开启
    股权质押资格审批常态化 券商呼吁打通场外资金渠道
    券商营业部谋转型 盈利模式渐变
    券商系期货公司发展迅猛
    中证保证金超百亿
    光大证券天丰节能项目
    将移交行政处罚委
    铁矿石期货
    有望年内推出
    中信证券将在北京新设1家C型营业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港资券商夹缝中求生存
    2013-07-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时娜 ○编辑 李剑锋

      内地业务将带来新发展空间

      ⊙记者 时娜 ○编辑 李剑锋

      

      在外资大行、中资券商及银行三重挤压下,步履维艰的港资券商近日再传“关门”消息,而这一次倒下的是经营了逾40年的老牌香港本地券商。业内人士指出,近几年港市交投低迷,港资券商在佣金战风起云涌、成本不断增加、客户不断流失等冲击下生存艰难,目前香港特区政府已在想方设法为其疏困。

      港资券商经营艰难

      尽管上半年港股市场的交投与过去两年相比有所回暖,但仍没能改变一批港资券商关门停业的命运。近日,香港上市公司景福集团也宣布,旗下景福证券本月底将正式结束营业,未来集团将集中发展珠宝业务。据统计,景福证券已是香港今年第十二家停止营业、暂停营业或自愿暂停营业的券商。

      此前虽然不断有港资券商停业、被收购的消息传出,但大多是一些经营年限不长,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券商,而此次停业的景福证券却已开业逾四十年,是香港联交所创始成员之一,且母公司是实力相对雄厚的香港上市公司景福集团。“景福证券关门结业,一方面是其多年来持续亏损,更重要的是,在佣金率持续下滑、客户不断流失的大背景下,港资券商看不到发展前景。”有资深业内人士指出。

      据了解,自2003年香港证券交易佣金0.25%的统一征收标准及单笔最低100港元的限制取消后,香港证券交易的佣金收费一路下行。目前中小型券商的佣金率已普遍降至0.1%以下,一些银行、券商推出的网上交易佣金收费甚至低至每笔10港元以下。这让许多业务单一、仍以电话交易为主、交易系统落后的本地券商倍感压力。

      “近年来,许多本地券商都面临一个两难的抉择,要么投入巨资升级交易系统,要么继续与经纪人分成维持高昂的人工成本。而过去两三年市场又不景气,佣金收入持续缩水,小券商大多入不敷出,哪有财力去更新系统,加上今年上半年市场波动剧烈,提供融资业务风险激增,有些券商只好停止了孖展借贷业务,这都加剧了客户流失,最后维持不下去只能关门停业。” 香港资深金融从业人员文刚锐告诉记者。

      港府争取QDII2等为券商疏困

      面对本地券商持续经营困难的局面,香港特区政府一直在想各种办法为其疏困。近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在立法会会议上回复议员提问时表示,一直在与内地有关部门沟通,希望让本地券商在内地进一步开放进程中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陈家强表示,特区政府已经在向内地争取,让其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试点计划划能够充分利用香港的金融平台和服务,从而让本地金融业及中介人能够参与相关业务。与此同时,特区政府也在争取进一步拓展香港金融机构在内地的营运空间,包括放宽香港公司在合资企业的持股比例上限、扩大可提供的服务范围等。

      他透露,特区争取正在争取放宽港资金融机构在深圳前海参股证券公司的持股比例,目前内地监管层方面正在积极研究,允许在前海设立两家港资持股的全牌照证券公司,其中一家港资持股比例可达到51%,另一家港资持股比例不超过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