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产业调查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研究·市场
  • A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7:数据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三大报·一世纪 重温经典时刻
  • 财商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金钱观应对未来——招行2013“金葵花”亲子财商成长营隆重揭幕
  • 经典怎样炼成
  •  
    2013年8月7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三大报·一世纪 重温经典时刻
    财商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金钱观应对未来——招行2013“金葵花”亲子财商成长营隆重揭幕
    经典怎样炼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典怎样炼成
    2013-08-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历史或许由偶然组成,导致中国人最熟悉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被迫辞职的那起“水门事件”,就是由一起局部事件偶然引发的:1972年6月17日凌晨,5个“窃贼”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饭店的美国民主党总部,企图把窃听器装在电话上,结果被发现了。当天,他们全部被捕。

      正值美国大选年,在两党竞选正酣时发生这样的事件,当然是条有趣的新闻。可当时,人们很难立即意识到它与白宫有什么直接关系。《纽约时报》只是把这一消息登在次日A组新闻第30版。《华盛顿邮报》依靠其在都市警察局的记者获知了一些重要细节,马上派出8名记者进行采访。次日,该报星期天刊以头版左上角的突出位置刊登了一条详细报道,指出水门闯入者之一麦科德是前中央情报局人员。“水门事件”报道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当年正是尼克松的威望达到顶峰的时期。美苏谈判的起步,越南撤兵的进展,以及美中秘密会晤的成功,都使这位“鹰派”总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肯定。

      整个“水门事件”报道不是像一篇长篇调查报道那样一下子推出来的,它是个一面调查、一面逐步披露真相的过程。每一步都很艰难甚至惊险,然后才把报道推进一步。而报纸的高层编辑们一直在亲自指挥这场战役。

      事后,《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曾不止一次提起从6月到竞选揭晓前的这段时光。

      她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基辛格以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我,说:‘你不认为我们还能再度当选吗?’那情形让我心里发冷。”“你没法想象那种压力,《华盛顿邮报》由于在这次报道中遥遥领先而格外孤立,而且谁也不敢幻想事情终将真相大白……很显然,他们会毁了我们。”

      一些美国人指出,“水门事件”最后得以真相大白,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以《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新闻界的那种敏感、勇气和韧性,二是有关政府公务人员对法律和正义具有比对白宫现任主人更高的忠诚。事实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