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产业调查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研究·市场
  • A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7:数据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交易商协会降低持有人大会召集门槛
    加大债券投资者权益保护力度
  • 一个发行人眼中的持有人大会
  • 本周公开市场
    提前锁定净投放
  • 资产配置转向 险资“股市依赖症”逐步缓解
  • 房价高企:
    供求关系是主因
  •  
    2013年8月7日   按日期查找
    7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金融货币
    交易商协会降低持有人大会召集门槛
    加大债券投资者权益保护力度
    一个发行人眼中的持有人大会
    本周公开市场
    提前锁定净投放
    资产配置转向 险资“股市依赖症”逐步缓解
    房价高企:
    供求关系是主因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产配置转向 险资“股市依赖症”逐步缓解
    2013-08-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蕾

      目前,另类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能达到6%至10%,远高于权益投资和协议存款,另类投资在今年前6个月的规模就超过往年一年的水平

      ⊙记者 黄蕾 ○编辑 枫林

      

      “如今在公司内部,最受重视的是另类投资部,股票、基金及债券投资部这些昔日‘红人’早已成了‘旧人’。”一家保险资管公司负责人道出的这一席话,正是眼下保险资金投资配置逐渐转向的缩影。

      事实上,自今年保险投资新政配套细则的逐一落地,保险资金的投资组合便出现渐进式调整。尤其是在资本市场无明显起色,而另类投资规模和收益双升的鲜明对比下,近段时间以来,保险资金在权益投资上的大动作越来越少,已连续数月仓位都在10%附近的中下游水平。

      

      另类投资收益盖过权益

      以往较窄的投资渠道,令保险资金不得不押注A股市场,由此患上了“股市过度依赖症”。与股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脉络,令保险资金在最近几年的熊市中浮亏惨重。

      来自权威渠道的一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保险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9%、6.4%、4.8%、3.5%和3.4%。这样的投资收益率低于社会平均收益水平,且大部分年度都低于五年期定存利率,也低于5.5%左右的寿险产品精算假设。保险资金结构和收益不能有效支持负债的矛盾十分突出。

      过度依赖股市的另一后遗症是,权益投资波动大起大落。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说,“2007年保险投资收益率很高,有的公司达到30%、40%,但近两年亏损很大。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不能覆盖负债成本,保险机构不得不依靠股票市场投资来获取超额收益。股票市场下行时,又缺少可替代股票的高收益投资产品,无法迅速调整配置结构,往往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不过,保险投资新政的陆续出炉,好似一场“及时雨”,给保险资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资产组合调整良机。“今年以来,我们逐步降低了银行协议存款和国债等低收益品种投资占比,在权益投资比例上也基本维持在8%到10%左右的中下游水平,同时加大了信托计划、债权计划等另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收益是王道。目前,另类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能达到6%至10%,远高于权益投资和协议存款。绝大部分保险公司向另类投资上的资产配置转向,不言自明。虽然另类投资的基数尚小,但增长潜力势头不容小觑,尤其是今年以来,另类投资前6个月的规模就超过往年一年的水平。

      “在负债端,保险公司近来推出了不少预期收益率高于4%的保险产品,如果不是在资产端能配置到高于6%的投资品种,岂不是要做亏本生意?这显然是传统的协议存款及低迷的股票债券给不了的收益。”一家保险资管人士直言不讳。

      来自权威渠道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整个保险业在股票和基金上的配置比例,分别为5.69%、4.37%。多家主流保险公司的权益(股票+基金)仓位甚至低至8%左右。一家保险资管投资经理告诉记者,连续数月其仓位都在8%至10%之间,“如今的股票市场俨然是高风险、低收益。”

      他说,“虽然最近回补了兼具政策预期和业绩支撑的地产、汽车等周期股,但后续是否追加周期股仓位,关键看成交量能否有效放大,不然就是阶段性的估值修复行情。总的来说,在股市没有出现明显的复苏行情之前,我们会把更多的投资重心放在其他收益更稳健的投资品种上。”

      

      大类资产重构在即

      事实上,“股市过度依赖症”仅仅是近年来保险投资收益率差强人意的一个症状,真正的症结在于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程度不高。

      保监会正在“对症下药”。据知情人士透露,保监会下一步将建立市场化的资金运用机制,把投资权利和风险责任更多地让渡于市场。

      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整合比例监管政策,重新整合定义大类资产,取消一些不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比例限制,按照投资品种风险属性不同,纳入到大类资产配置比例中,不再单独设置具体比例。

      一家寿险公司高管透露说,“具体将对权益类、债券类、不动产、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另类投资等六大项目的原有分项比例放开,采用六大项目总额占总体投资资金的比例监管。”这无疑将增加保险公司的投资灵活性,有利于保险公司依据自身投资情况合理配置不同的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资金运用的市场化,将带来收益的平稳化。根据主流投行的测算,保险资金运用机制一旦实现高度市场化后,不仅可以避免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的大幅波动,预计还将提升国内保险行业长期投资收益率。而作为拉动保险公司利润的两架马车之一,投资收益出现平稳向上趋势,无疑将增厚保险行业的整体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