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产业调查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研究·市场
  • A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7:数据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大股东3130万股持股将拍卖 *ST景谷控制权之争现契机
  • 房产项目评估基准日“精挑细选”
    湖北金环低价出售疑涉利润转移
  • 偏重“流动性” 上市公司闲资理财转向
  • 万科前7月销售近千亿 “地产一哥”之争白热化
  •  
    2013年8月7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公 司
    大股东3130万股持股将拍卖 *ST景谷控制权之争现契机
    房产项目评估基准日“精挑细选”
    湖北金环低价出售疑涉利润转移
    偏重“流动性” 上市公司闲资理财转向
    万科前7月销售近千亿 “地产一哥”之争白热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偏重“流动性” 上市公司闲资理财转向
    2013-08-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偏重“流动性”

      上市公司闲资理财转向

      ⊙记者 李小兵 ○编辑 吴正懿

      

      改变常常悄悄发生,上市公司理财也一样。对于这个早已不新鲜的话题,记者发现了一个新现象:上市公司的闲置募集资金,正从一味地追求“高收益”,转向偏爱“流动性强”的产品。

      “‘钱荒’过后,人也慌了。”听到记者询问银行理财产品的情况,上海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分行长脱口而出。

      行长们之所以怨声载道,是因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罕见飙高,已经让他们感受到了风险的迫近。此前,广发银行发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为7.5%;而徽商银行发行的一款保证收益型产品到期收益率则达8.045%。

      银率网数据显示,目前在售的前十个高收益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最低的有5.45%,最高为6.2%;其中,广东华兴银行一款34天的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也有5.7%。

      显然,这让手中有钱的上市公司心里痒痒的。“近来上市公司买理财产品的特别多。”投资者也已经发现,上市公司手里的“闲钱”从活期账户往理财产品“搬家”的频率正在加大。这样的案例随手可得:浩宁达在今年5月29日、6月18日、6月25日、6月29日连续四次发布“使用部分自有闲置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后,8月2日又同时发布两则理财公告。

      在扑面而来的理财热浪中,一个产品显得特别不同:以昨日为例,有9家公司发布了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其中3家购买的竟是同一款产品“蕴通财富·日增利S款”,涉及金额达3.64亿元。

      查阅发现,自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披露购买该产品的公告有13家之多,包括威海广泰、莫高股份、南洋股份、广陆数测、金安国纪、浩宁达、天顺风能、步步高、森马服饰、金洲管道、海能达、东百集团、玉龙股份等,涉及总金额约15.49亿元。

      “‘蕴通财富·日增利S款’赢在流动性。”专业人士表示。

      记者注意到,“蕴通财富·日增利S款”设置的是阶梯预期收益率,具体为1至6天2.1%;7至13天2.7%;14至29天3.2%;30至89天3.4%;90天以上3.6%,“这个收益率属于正常水平。”上述人士说,其最大特点是没有时间限制,也就是说企业可以随时申购,随时赎回,且当天到账,“这特别符合闲置募投资金的运用情况。”

      背后的逻辑是,因为募集资金投入到项目的具体时间不好掌握,一旦需要又必须马上到账,但若放在活期账户中,收益率太低。而该类产品流动性极好,收益也高于活期,上市公司可以做到“募投项目投资”和“收利”两不误。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申购1000万元“日增利S款”,7天后赎回,企业可获得5178元收益;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仅为680元,可见,该产品的收益约10倍于同期活期存款利息。这使得该产品自2012年6月推出以来备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