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公司巡礼
  • 7:观点·专栏
  • 8:艺术资产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专 版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特别报道
  • A7:基金·特别报道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焦点
  • A16:基金·人物
  • 国务院两策促消费
  • 美经济复苏预期升温 贵金属期价意外发力
  • “宽带中国”
    升格为国家战略
  • 光大证券还原“8·16”细节(上接1版)
  • 光大期货:7023手空单交易合规(上接1版)
  • 证监会:对光大证券立案调查(上接1版)
  • 供给面改善催生投资机会
  • 将养老产业
    打造成朝阳产业
  •  
    2013年8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国务院两策促消费
    美经济复苏预期升温 贵金属期价意外发力
    “宽带中国”
    升格为国家战略
    光大证券还原“8·16”细节(上接1版)
    光大期货:7023手空单交易合规(上接1版)
    证监会:对光大证券立案调查(上接1版)
    供给面改善催生投资机会
    将养老产业
    打造成朝阳产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供给面改善催生投资机会
    2013-08-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助理兼专户投资部总监 袁建军

      在上轮经济周期,也就是过去15年,对于需求面的分析至关重要,因为经济的高增长带动了各行各业的需求快速增长,研究哪个行业的需求增长最快成为投资机会分析的重要课题。而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需求增长分析依旧重要,但是供给面分析的重要性快速上升,因为供给面改善带来的投资机会比重大为上升。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需求的增长正在面临各种瓶颈,包括环保、人口、资源等等。中国目前在大量的传统行业成为世界第一,实际上更为惊人的是很多行业的产量或者消耗量占世界一半,包括钢铁、水泥和煤炭等。由于需求提升的难度过大,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政策建议就是所谓的“新供给学派”,只有改善供给面才能够继续大幅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力。加大供给面的研究成为寻找未来投资机会的重要抓手。

      例如,当下一个正在研究的重大政策就是“二胎”的放开。由于中国目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劳动力红利的拐点,如果再不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可能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带来各方面的制约。人口供给面的紧张已经导致的低端制造业成本快速上涨,人口老龄化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因此人口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供给面改善带来的投资机会在股票市场的案例是非常多的。一个目前正在发生的案例就是创业板的连续上涨。你可以说是因为业绩的快速增长,其实不是,因为创业板作为整个板块的业绩增长也就是在10%以内。当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持续的并购,那为何在创业板上会持续发生并购呢?说到底就是因为IPO暂停,导致上市公司平台本身的稀缺性得以体现。创业板作为中小企业的代表更是如此,因为整体上来说创业板股票本身市值不大,更容易通过并购来实现增长。增长带来的估值提升又继续降低了股票支付型并购的成本。IPO暂停在另外一个层面又推动了并购,因为企业看到独立IPO无望,也加大了被上市公司并购来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意愿。当然这个循环会在什么情况下被打破呢?那就是在IPO重启以后,那时上市公司供给的稀缺性下降以后,将会降低创业板的估值水平。当然降低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观察。

      某种意义上环保标准的提高带来最大的投资机会之一是化工股。主要的原因就是当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达到社会发展所能容忍的上限的时候,高污染行业就会面临新产能审批困难,原有的产能受到环保标准的提升而被动停产的格局。现在新建工业区必须配套排污指标,某种意义上排污指标成为稀缺资源。即使有新建产能,由于审批流程的严格,也严重拉长了投产的时间。由于供给受限带来产品价格高涨的情况正在化工行业很多领域出现,包括以草甘磷为代表的各种农药,以及染料等。

      还有一个行业的高估值也和供给面的紧缺有关就是医药行业。目前,国内药物审批极其严格,每年只能新批准500个左右的药品。供给端受限再加上需求的快速增长成为医药行业业绩高增长的重要保障。

      供给面研究和分析不但对于股票投资越来越重要,而且也将会改变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特别是基金行业的版图。

      作为主动管理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国际上几种成功模式的代表公司和人物分别是巴菲特、索罗斯、黑石和丹纳赫。巴菲特财富积累最快的时代是80和90年代,这也是美国需求增长较快的时期,目前中国也过了这个时期。索罗斯的商业模式需要有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作为平台,中国也不具备。黑石和丹纳赫的成功适应了企业并购和整合的趋势,也就是在供给面改善上做文章。相比较之下,丹纳赫不但要整合能力还要对被并购对象进行管理上的提升,还不算是简单的资产管理。可以预见在“新供给学派”可能大有所为的未来十年,黑石的商业模式可能是目前中国资产管理公司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方向。因为需求增长带来的投资机会相对比重会比上个十年下降,而供给改善带来的投资机会相对比重在未来十年将会大为提升。由于现在监管部门也放开了基金行业投资于非上市企业的限制,也打开了类似于黑石商业模式建立所必需的政策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