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公司巡礼
  • 7:观点·专栏
  • 8:艺术资产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专 版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特别报道
  • A7:基金·特别报道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焦点
  • A16:基金·人物
  • 中华120指数期货
    首周成交清淡
  • 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
    银行议价能力已下降
  • 光大银行与中国联通合推移动支付业务
  • 广东金融生态
    调研项目昨启动
  • 解禁规模继续攀升 光大银行成本周主力
  • 上周主力资金
    净流出229亿元
  • 私募:周期股存在交易性机会
  •  
    2013年8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5版: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市场
    中华120指数期货
    首周成交清淡
    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
    银行议价能力已下降
    光大银行与中国联通合推移动支付业务
    广东金融生态
    调研项目昨启动
    解禁规模继续攀升 光大银行成本周主力
    上周主力资金
    净流出229亿元
    私募:周期股存在交易性机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私募:周期股存在交易性机会
    2013-08-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李剑锋

      

      在短暂的“煤飞色舞”之后,周期股又陷入犹豫胶着的行情中。部分接受采访的私募认为,周期股存在交易性机会,但仍然受到诸多基本面的压制,未来周期股何去何从需要看经济数据的脸色。

      创业板整体估值高企,南方部分私募近期已经从创业板中撤退,并尝试性买入周期股。新价值董事长罗伟广认为,创业板由于估值较高,外加经济基本面改善,部分资金从中小市值个股转到周期股中,从博弈的角度看,周期股存在反弹的机会。创业板的整体市盈率高达50倍,而沪深300市盈率不到10倍,在7月PMI、发电量、出口、工业增加值等多项利好数据的推动下,资金试图从创业板切换到周期股,周期股也试图展开一轮反弹。

      但部分私募判断,周期股受到诸多条件压制,目前来看仅存在交易性机会。深圳某业绩排名靠前的私募认为,尚不能用一个月的数据来判断经济回暖,美国量化宽松退出在即,外加长江中下游的历史高温也将推动菜价肉价上升,未来流动性偏紧的状态依然没法改变。

      一些私募人士表示,未来关注制度改革释放的红利,改革红利释放可能推动蓝筹股上升的幅度,并不能对周期股掉以轻心。

      在周期性行业中,私募更倾向于潜伏于汽车、地产和券商。私募认为,由于地产股的下游产业链很长,在经济还存在托底的预期下,地产仍是经济托底的重要产业,未来地产股可能受益于政策回暖;而汽车板块则受益于巨大的国内需求,7月淡季不淡,行业由淡季向旺季切换,且旺季超预期概率较大,券商股则是随着市场热点而动,只要存在反弹行情,交易活跃,则券商股必然随之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