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新闻·金融
  • 5:新闻·市场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财富管理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市场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国债期货标的有别国债ETF
  • 各方关注国债期货上市“首日秀”
  • 两类公司有望受益
  • 东海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设立上海瑞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公告
  • 这是一个标志(上接封一)
  • 如何确定
    可交割国债期限范围
  •  
    2013年9月6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国债期货标的有别国债ETF
    各方关注国债期货上市“首日秀”
    两类公司有望受益
    东海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设立上海瑞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公告
    这是一个标志(上接封一)
    如何确定
    可交割国债期限范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两类公司有望受益
    2013-09-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拥有期货公司股权的上市公司,将受益于国债期货交易佣金

      ■有债券投资和交易的上市公司,包括保险、证券和银行等,将受益于国债期货套期保值功能

      ⊙见习记者 王宁 ○编辑 李剑锋

      

      国债期货今日上市。分析人士表示,国债期货推出有望惠及两类公司:一是拥有期货公司股权的上市公司,将受益于国债期货交易佣金;二是有债券投资和交易的上市公司,包括保险、证券和银行等,将受益于国债期货套期保值功能。

      国债期货将给期货公司带来手续费收入,客户保证金的增加也将为期货公司带来利息收入。目前A股未有直接上市的期货公司,但存在上市公司参股或控股期货公司的情况,国债期货将间接给该类公司提升利润空间。

      事实上,证监会上周五批准中金所上市国债期货,中国中期盘中就已涨停,弘业股份、厦门国贸和浙江东方等也不同程度大幅走高。民生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有27家上市企业参股或控股期货公司,随着国债期货后期成交量的提升,佣金收入有望再度扩容。

      “今年上半年,股指期货总成交额达到68万亿元,是上半年沪深两市交易额(21万亿)的3.2倍。”民生证券策略分析师李少君表示,可以预期国债期货推出后其成交量也不容小觑,甚至可能超越股指期货。

      成交额和成交量增长的背后是期货公司佣金收入提高,目前股指期货资金量已占到市场总额的四成,股指期货交易佣金成为期货公司主要收入来源,随着国债期货的推出,未来期货公司的盈利空间可观。

      中信建投证券有关人士认为,山西证券、国海证券、方正证券、东北证券等券商的期货业务利润贡献度较高,将成为国债期货业务的主要受益者。

      债券主要持有机构为银行、保险、证券和基金公司,利用国债期货的保值功能,上述公司有望减小利率波动带来的投资损失,稳定投资收益。不过,目前银行等机构参与方式尚未确定,分析人士认为国债期货初期波动将比较平缓。

      今年7月中旬,保监会已经原则上同意险资参与国债期货,但考虑到保险资金对安全性的要求相对较高,保监会可能借鉴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只限于套期保值的做法以平滑利率风险,而不允许出现投机行为。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4月底,我国商业银行持有记账式国债规模约为4.91万亿元,占托管总量的68%。国债期货上市初期,商业银行暂时不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流动性提高。

      “银行和保险机构对于国债期货有套期保值需求,上市后将直接使其受益。”李少君表示,以机构持有国债的平均久期4.5为例,如果一次加息0.25%,则银行和保险公司持有国债现货的损失将分别达到463亿元和36亿元。而有了国债期货,银行和保险可以通过对冲,有效抵御利率连续上升的市场风险。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国债期货推出将带来债券市场的繁荣,也会利于债券一级市场发行,为国债发行的承销机构(主要是银行)带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