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新闻·金融
  • 5:新闻·市场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财富管理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市场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大话可穿戴
  • 可穿戴新功效:你是我的眼
  • 三星首款智能手表 GalaxyGear抢跑iWatch
  • 可穿戴,还没那么“神”
  •  
    2013年9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科技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科技
    大话可穿戴
    可穿戴新功效:你是我的眼
    三星首款智能手表 GalaxyGear抢跑iWatch
    可穿戴,还没那么“神”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话可穿戴
    2013-09-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消费商品由科技带来的脉动时刻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

      受GoogleGlass等利好影响,今年以来,谷歌股价已累计上涨了16%以上,市值超越微软,成为仅次于苹果的全球第二大科技公司。“蝴蝶效应”也传导到中国股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概念股遭遇暴炒。

      截至9月4日收盘,丹邦科技一年来涨幅高达264.56%,北京君正累计上涨99.37%。

      清晨,智能手环Jawbone up在最佳起床时间用轻微震动将你唤醒,通过它与手机相连的App,你可以观察自己一整晚的睡眠状况。起床运动一番后,消耗的卡路里立即被显示出来。

      戴上GoogleGlass出门,眼镜显示屏上的地图给你指路。路边见到一枝新奇美丽的小花,下令“拍张照片吧”,眼镜上的小灯一闪,所见景象被记录,你将照片第一时间发到微博和朋友圈。不知道这是什么花?没关系,GoogleGlass即可上网搜索。

      这时,手腕上的智能手表iWatch有了动静,抬腕一看,是朋友来电。手指在表面上轻轻一划,开始通话。挂了“电话”,顺便在手表上查收一下邮件和QQ消息。

      科技改变穿戴,科技改变生活。

      ⊙由吉

      

      对跑步爱好者王锐来说,Nike+FeulBand比手机还重要。因为朋友聚会时被批评“身材发福,该减减肥了”,他从今年春节后开始了晨跑。由于隔三差五偷懒,效果并不明显。今年夏天,王锐托朋友从美国带回一款智能手环,每天跑步时戴在手腕上,跑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能量一目了然。这些数据还可被分享到社交网站。

      投资人王江今年投资了基于微信的“麦步”智能计步器。在他眼里,计步器作为收集数据的工具,本身并不新鲜,他更看重硬件设备达到一定数量级后带来的大数据商机。

      王小彬创办的映趣科技近日发布inWatch。这款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蓝牙快速查看手机上的一切新消息而不用频繁掏出手机。王小彬说,虽然现在手机是个人数字生活的核心,但绝不是终结者。

      今天,科技“武装全身”的场景正从电影桥段照进现实,可穿戴式智能设备也成为谷歌、苹果、三星、微软等科技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令全球中小厂商趋之若鹜。

      北京时间9月5日凌晨,三星发布了备受瞩目的智能手表,产品名叫GalaxyGear,支持免持接听、短信提示、拍摄视频等功能。这是全球最大移动终端商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一款试水之作。

      或许,手表、眼镜、手环还只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一个开始。未来,智能服装、鞋子、帽子等配件,都有可能进入并改变人们的生活。

      消费商品市场的脉动时刻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受GoogleGlass等利好影响,今年以来,谷歌股价已累计上涨了16%以上,市值超越微软,成为仅次于苹果的全球第二大科技公司。

      “蝴蝶效应”也传导到中国股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概念股遭遇暴炒。

      截至9月4日收盘,丹邦科技一年来涨幅高达264.56%,北京君正累计上涨99.37%。

      “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将是下一波创新周期的起点。”东海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与海外知名数据公司的预测不谋而合——到2016年,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660万,市场规模60亿美元。

      在IDC调查公司项目主管威尔·斯托费加眼里,一旦可穿戴设备市场中出现了一款“消费者需要的产品”,那么其成长速度非常之快,足以媲美曾经的智能手机。

      “谁是下一个时代的主角?我认为一定是可穿戴产品。”王小彬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