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广东打包申报自贸区 将迎例行调研
  • 央行锁长放短
    维稳季末资金面
  • 物价上涨引发货币紧缩概率极小
  • 太保平安或尝鲜上海自贸区
  • CPI年内温和可控 PPI印证内需回暖
  •  
    2013年9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广东打包申报自贸区 将迎例行调研
    央行锁长放短
    维稳季末资金面
    物价上涨引发货币紧缩概率极小
    太保平安或尝鲜上海自贸区
    CPI年内温和可控 PPI印证内需回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CPI年内温和可控 PPI印证内需回暖
    2013-09-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梁敏 ○编辑 龚维松

      □如市场预期,8月CPI同比上涨2.6%,仍处温和水平,下半年物价上升压力虽较上半年增加,但全年预计仍远低于3.5%的目标水准,年内通胀会保持温和可控之势。

      □尽管8月PPI同比下降1.6%,仍持续负增长,但跌幅连续三个月收窄,且环比由负转正,进一步印证随着稳增长措施发挥成效,工业企业信心在恢复,内需回暖,经济增长势头有所好转。

      ⊙记者 梁敏 ○编辑 龚维松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CPI同比上涨2.6%,较7月份的2.7%略有回落,符合此前市场普遍预期。

      年内CPI 都将较温和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称,与7月份的CPI比较,8月份同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同比涨幅中的翘尾因素减少的部分要多于新涨价因素增加的部分。8月份CPI同比涨幅中的翘尾因素为1.1个百分点,比7月份减少0.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为1.5个百分点,比7月份增加0.6个百分点。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预计,下半年CPI同比小幅回升至2.8%左右,四季度个别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达到3%左右。

      唐建伟指出,下半年推升物价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内需求回升的力度;二是猪肉价格回升力度及持续的时间;三是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中东局势影响的程度。

      不过,目前来看,国内需求在系列稳增长措施的带动下可能逐步回稳,但由于政策在稳增长同时仍兼顾调结构,且并未有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需求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年内CPI 都将在较温和的水平运行,近期通胀对货币政策影响不大,货币政策更多受到控风险和调结构影响,预计短期内维持中性。

      内需回暖 经济向好

      昨日公布数据还显示,8月份,PPI同比下降1.6%,比7月份的同比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尽管PPI已连续18个月维持同比负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降幅连续第三个月收窄,且8月PPI环比也在由降转升,相比上月上涨0.1个百分点,实现了近半年来的首次环比正增长。

      “8月PPI同比降幅收窄、环比由降转升进一步印证了内需回暖,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明显企稳回升,国内工业生产领域生产、经营趋于改善。”唐建伟说。

      唐建伟指出,未来PPI降幅收窄的趋势仍将持续,但国内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仍然存在,这也会对PPI回升产生压力,因此,年内PPI同比负增长的局面很难改变。

      余秋梅也表示,PPI的这些变化显示国家近期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综合举措取得了实效,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渐趋明显。

      除PPI数据外,近期PMI购进价格指数出现明显回升,加上我国7、8月份的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显示国内需求回暖迹象越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