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结构就像是跷跷板,调整和再调整总是会交替成为主题。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轮流获得加速发展和缓速喘息的机遇,全球经济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因此,当下新兴市场的增速放缓并非危机,而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结构改善的阶段性需要。雷曼事件5年之后,全球经济呈现出增速降档、分化加剧的核心趋势,经济、金融运行“超常规”特征较为明显。这预示着未来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曲折、动荡和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我们需要对形势演化时刻加以小心。
□程 实
时间是治愈伤痛最好的伤药。5年前的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始自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由此升级为全球危机。现在,全球经济已走出衰退,走进复苏。那么,在危机肆虐5年后,全球经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回答这个问题,不妨来做个有趣的思想实验:把5年前和5年后看成两个独立的时间切面直接比较。结果会怎样?
先看经济增长这个核心数据,5年前,全球经济增长率是2.81%,5年后是3.1%(2013年数据均为预测值,下同);5年前,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增长率分别是0.07%和6.09%,5年后是1.2%和5%;5年前,美、德、法、意、日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44%、1.25%、0.32%、-1.04%和-0.71%,5年后是1.7%、0.3%、-0.2%、-1.8%和2%;5年前,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64%、6.19%、5.17%和5.25%,5年后是7.8%、5.6%、2.5%和2.5%。和实体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是产出缺口,5年前,OECD国家整体产出缺口为1.23%,5年后是-2.79%;5年前,美、德、法、日的产出缺口为0.22%、1.71%、1.15%和1.62%,5年后是-3.12%、-0.78%、-3.91%和0.01%。数据对比表明,5年后全球经济的增长中枢在下降,结构也在变,而相比5年前,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整体经济偏冷,基于真实要素的内生增长动力依旧相对不足。
再看金融领域各类数据的切面比较。5年前,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期TED利差分别为2.27%、2.01%、1.52%和1.39%(2008年9月15日数据,下同),5年后是0.18%、0.24%、0.36%和0.56%(今年9月11日数据,下同)。5年前,美国、欧洲、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3.72%、4.19%、4.19%、4.41%、4.6%、4.84%和1.54%,5年后是2.91%、2.05%、2.05%、2.59%、3%、4.53%和0.73%。5年前,英国《银行家》杂志“百强大银行排名榜”上,有80家银行来自发达国家,20家来自新兴市场,5年后,前者降至72家,后者升至28家;5年前,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分别有13、6、9和6家银行上榜,5年后是16、6、5和5家;5年前,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分别有6、1、3和1家银行上榜,5年后是12、1、4和2家。5年前,美元指数是78.49,5年后是81.44;5年前,金价和油价分别是每盎司876美元和每桶99.52美元,5年后是1365美元和108美元。相比5年前,5年后道琼斯、纳斯达克、标普500、德国DAX、伦敦金融时报、日经225、MSCI新兴市场、印度孟买30、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和上证指数分别上涨了34.19%、64.73%、34.95%、36.26%、21.63%、18.1%、15.95%、42.83%、141.09%和7.77%。以上金融数据表明,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风险已大幅下降,利率正常化还有较大空间,新兴市场银行业实力增强,美元指数小幅上升,金价油价各有上涨,几乎所有股市,包括近期暴跌的印度和印尼股市,在5年期间总体呈上涨态势。
结果和想象的并不完全一样。5年前和5年后,既有很多不同,也有很多相似。而比结果更重要的,是思想实验带来的启示。
其一,全球经济结构就像是跷跷板,调整和再调整总是会交替成为主题。5年前和5年间,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发达国家蛰伏调整是对战后几十年南北失衡的一次集中调整,而5年后,随着IMF预估的新兴市场GDP总值接近并首次超过发达国家,西退东进的调整模式对全球经济资源配置改善的边际效用递减,发达国家增速提升、新兴市场增速放缓成为再调整的主题。经济发展本身就是个周期轮转、交替引领的过程,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轮流获得加速发展和缓速喘息的机遇,全球经济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因此,当下新兴市场的增速放缓并非危机,而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结构改善的阶段性需要,中国自发将增速从高速档降到中高速档,则是以我为主、主动求变的理性选择。
其二,危机是个强者恒强和剥离短板的过程。比较5年前后的经济金融数据,忽略掉中间的过程,美国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受益者,经济增长底气雄厚,强势银行数量不减反增,还部分实现了风险出清和结构优化。欧洲像是最大的失败者,银行竞争力相对下滑,欧元也几乎丧失了在国际市场和美元抗争的底气和实力。日本则像是局外人,表现出独立于危机过程、且和其他经济体截然不同的基本面态势,并由此在5年后不得不于全局复苏中独自前行。新兴市场先扬后抑,整体表现符合新经济增长极的定位,但由于在经济体制、金融市场和发展层次上的先天不足,如今也呈现出疲态,进入调整期;而在新兴市场内部,分化更趋明显,以印度和印尼为代表的边缘新兴经济体走到了危机边缘。
其三,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逻辑正在变化。时间切面的比较显示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走势的差异,尽管增长中枢下降、且经历衰退,全球股市却大多呈现出上涨态势,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甚至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资产泡沫,进而导致5年后泡沫破灭引发局部金融动荡。此外,从美元指数、油价和金价的切面比较看,几个核心指标的变化方向并没有显示出传统的规律,这深层表明国际金融市场的价格决定、相互影响越来越难以用传统经验和学术理论所解释,这种随机性特征导致出现黑天鹅事件概率加大。
总之,雷曼事件5年之后,全球经济呈现出增速降档、分化加剧的核心趋势,经济、金融运行“超常规”特征较为明显。这预示着,未来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曲折、动荡和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我们需要对形势演化时刻加以小心。因为,上一个雷曼时刻的远去,恰意味着下一个雷曼时刻正在临近。
(作者系经济学者,金融学博士,微信公众号shihuash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