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市场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市场走强资金“出逃”
    ETF普遍遭遇净赎回
  • 存量资金博弈升级
    “跷跷板”效应考验基金“灵敏度”
  •  
    2013年9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基金·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基金·市场
    市场走强资金“出逃”
    ETF普遍遭遇净赎回
    存量资金博弈升级
    “跷跷板”效应考验基金“灵敏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存量资金博弈升级
    “跷跷板”效应考验基金“灵敏度”
    2013-09-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伴随着银行等权重股的大幅飙升,创业板却经历了“滑铁卢”。而上周五,创业板大幅反弹,主板的上攻却又出现了一丝犹豫。

      在存量资金博弈下,“跷跷板”效应相当明显,但这也暴露出了A股的“软肋”:在缺乏增量资金的情况下,主板的强势反弹行情无疑会受到制约。

      银行等权重股上涨的逻辑很简单,除了优先股传言发酵外,经济企稳回升也助长了市场的做多热情,部分反应灵敏的基金经理事实上已经开始调仓。⊙本报记者 吴晓婧

      存量资金的博弈

      上证指数的周线,已经连续拉出了8根阳线!与此同时,创业板在一路创出新高之后,上周开始止步不前。

      从上周的行情来看,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236.22点,周涨4.50%;深证成指报8687.54点,周涨4.92%。中小板指周涨0.33%;而创业板指成为唯一一个下跌的板块,周跌2.28%。

      从上述各指数的涨跌幅很明显看出,主板股指在银行板块飙升下出现大涨,而同期创业板却出现了调整。

      对此,海富通基金投研人士指出,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当前市场存量资金仍然有限,在主板进攻同时,部分前期涨幅过大、利好出尽业绩透支的小盘股必然需要经历调整。

      而从经济层面来看,华泰柏瑞量化增强基金经理田汉卿认为,上半年的PMI数据较为理想,上市公司整体的赢利情况也好于一季度,尤其是一些前期表现较弱的周期性行业,在经过了去年的调整后,取得了超预期的赢利。同时,信用风险和房地产风险在短期都有所缓和或后延。

      从经济调结构的角度,田汉卿认为,今年出台的新政策催生了市场对一些概念的热捧,而大盘对于这一系列政策反映平淡,但经过一定的积累之后,大盘或许会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体现在主板市场上。

      “从市场情绪看,近两周市场情绪出现明显好转。一方面,从交易量来看,两市已连续几天出现各自过千亿的交易规模;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于热点的反应较为激烈,体现了投资者较为热烈的‘入场’意愿。至于创业板,当前时点风险已大于收益,未来或会出现一个调整的过程,投资风格切换到大盘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不过,伴随着沪深日均交易额大幅放量,增量资金从何而来,依然是困扰市场的问题。虽然近期安信证券程定华策略明显“转多”,但已经消息称,在银行股强势反弹后,他开始提示近期银行股高度有限,行情完结时间可能就在国庆节前后。

      而天治成长精选基金基金经理章旭峰也认为,短期市场由于受相关利好因素刺激反弹,但是未来空间有限,目前已进入阶段性反弹高点,毕竟今年政府GDP目标仅为7.5%,进一步放松流动性可能性很小,四季度指数没有趋势性上涨机会。

      在其看来,未来可能的风险包括创业板三季报继续低于预期导致板块大幅调整、美国QE退出时间临近、季末年底市场利率的走高、IPO、优先股发行对于资金的分流、金融监管导致超预期风险暴露等。

      经济回暖再度验证

      被市场冷淡多日的金融股,成为上周引领市场向上的主要力量。在基金看来,蓝筹股的强势上行,主要是CPI和PPI数据好于预期、流动性持续改善、以及银行优先股试点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共振驱动。

      8月CPI基本符合预期,而PPI环比转正则超出市场预期,在基金眼中,这是一个相对乐观的数据组合。

      尤其是8月份PPI改善较大,在交银施罗德基金看来,这是极为有利的翘尾因素和8月较强的国内外经济增长因子共同推动的结果。

      “经济增速有所反弹,市场信心增强是促成此次市场放量上涨的主因之一。”大成基金认为,三季度在出口、基建投资及库存回补的带动下,经济增速可能好于此前预期。

      不过,对于经济的复苏是否具备持续性,目前依然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由于七月八月的宏观数据、中观数据、包括发电量数据、房地产开工数据,相较过去都有所改善,对市场情绪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但由于尚无法确定这两个月数据的回升是因为需求层面真正改善还是类似于存货周期扰动,市场上整体对这些数据的可持续性依旧保持谨慎。”海富通基金认为,尤其最新的九月上旬发电数据也不太理想,一定程度上低于预期,使得市场情绪难言乐观。

      研究机构莫尼塔也提示,十一长假后市场风险加剧,证伪经济持续复苏的预期包含三种路径:一是工业品价格出现明显下跌;二是外围其他新兴市场再度陷入动荡,三是9月经济统计数据转弱。

      资金逐步回补蓝筹

      无论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如何,但目前来看,宏观经济的企稳、复苏至少在这几个月是可以维持的。

      “这意味着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大蓝筹有一定的估值修复空间。”天治财富增长基金经理周雪军认为,市场对这些大蓝筹的关注还不是很高,可能存在一定的预期差。

      记者获悉,近期部分基金经理依旧开始回补银行等蓝筹股。

      长城基金研究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基金半年报统计测算,股票型基金中金融股占比只有7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末和去年末分别低4和8个百分点。2009-2012年股票型基金中金融股的平均占比为16%,高峰时期达30%左右。长城基金研究总监向威达就此认为,在目前创业板估值风险越来越大的背景下,理性的机构应该增加银行等金融股的仓位。

      对于金融板块的发力,多数基金认为,可能得益于银行试点发行优先股的传闻。大成基金称,银行若开始试行优先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银行普通股的股权融资压力,被视为利好银行板块。但发行优先股也会占用市场资金,会对市场具体造成多大影响有待评估。

      “银行优先股将开拓一条解决银行资本缺口的新渠道,降低其增加一级资本对于普通股权融资的过度依赖,银行的规模扩张周期也有望被延长。”建信基金认为,从更广泛角度来看,银行下半年业绩平稳可期、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利于银行加快资金周转,银行板块目前相对较低的估值等对于银行板块也构成积极的因素。

      不过,依旧有部分基金对于银行股的态度依旧“冷淡”,如海富通基金指出:银行股的基本面仍是影响板块走势的最重要因素。“银行现在更多是一个估值修复和板块轮动的交易性机会。基本面而言,与银行业绩息息相关的宏观经济增速,长期放缓已成定局;并且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一般来说这会压缩银行的利差收入,对银行利润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抑制银行股的估值提升空间。”

      此外,天治成长精选基金经理章旭峰认为,关于银行股发行优先股的传言持续发酵,进一步刺激大盘权重股的拉升。政府实施优先股的目的是:其一是拓宽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对整个资本市场而言,都是资金抽离或者资金分流的行为;其二是鼓励上市公司提升分红力度,根据海外优先股分红来看,7%以上年化收益率是常态,换句话说,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未来分红压力是挺大的。

      板块方面,从近期主板市场涨停个股来看,海富通基金认为,皆具有低价、超跌和符合题材的特征;和宏观经济关联度较大的一些传统型周期行业则仍徘徊在底部,无人问津。因此我们认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维稳预期下的市场情绪中,大盘更多的仍然是轮动的交易性机会,指数趋势性大幅上扬概率较小。

      最近,上海自贸区主题连续发酵,成为支撑大盘的又一重要因素。海富通基金指出:自贸区获批消息落地以来,自贸板块整体涨幅已超过三成,部分个股炒作成分严重,其中风险不可小视。从炒作路径来看,如今已经扩大到港口、航运、重庆等其他区域板块,而板块内部行情已经出现分化迹象。我们相信,未来受益于自贸区以开放促改革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与之相关的物流、地产、商贸等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但由于目前相关规划细则,包括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尚未出台,具体能带给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利好仍难以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