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读图
  • A7:基金·焦点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特别报道
  • A16:基金·海外
  • 基金大肆减持传媒股预留切换空间 节后政策主线或逞一时之快
  •  
    2013年10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基金·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基金·焦点
    基金大肆减持传媒股预留切换空间 节后政策主线或逞一时之快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大肆减持传媒股预留切换空间 节后政策主线或逞一时之快
    2013-10-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前期自贸区概念的火热虽然干扰了创业板行情,但未能实现部分基金所希望发生的风格转换。不过随着传媒股在九月份完成了一次疯狂的暴涨之旅,基金开始大肆减持为低估值品种预留空间,尤其是重要政策节点即在眼前的关键时期。但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创业板疯狂情绪的退潮并不意味传媒文化景气的终结,而历来政策导向对投资的刺激效应实际上也只能逞一时之快。

      ⊙本报记者 安仲文

      ◎虚拟经济市值崛起

      在连续上涨九个月后,传媒文化板块节后遭遇机构资金大肆出货。原本作为A股最赚钱的传媒影视股上周却出乎预料地刺痛了投资者,传媒影视股的跌停现象比比皆是,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节前备受资金追捧的品种成为上周调整最为惨烈的个股,尤其是作为创业板权重品种的华谊的跌停,尤其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心。

      公开数据显示,当前创业板五大权重股分别是华谊兄弟、碧水源、乐视网、蓝色光标、光线传媒,上述五只品种截至上周五收盘时合计市值1693亿元,占创业板总市值高达11%,而在上述创业板前五大权重股中,有四只为传媒类品种,实际上如同银行股在主板市场的地位,传媒股在创业板市场实际上扮演了银行股的角色,而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则成为创业板中的工行、中行,也成为基金经理上半年业绩持续增长的投资王牌。

      华谊兄弟、乐视网、光线等五大权重品种的一举一动都带动着创业板市场的气氛,也成为创业板投资的风向标。在上述品种年初以来的强势走高后,创业板主题投资也随之日渐活跃,五大权重品种的翻倍行情提高了创业板的炒作情绪,鸡犬升天现象在创业板炒作行情中尤其突出。但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品种历经九个月的疯狂上涨毕竟给机构带来了丰厚的投资收益,以华谊兄弟为例,其股价自年初以来截止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计算,其今年以来股价涨幅高达447%,此外,景顺长城基金重仓的光线传媒同期也上涨高达289%。

      作为基金重仓股的传媒文化品种短期内累积如此之大的涨幅,难免令重仓持有的机构有落袋为安的冲动。

      深交所披露的公开交易数据显示,机构在节后连续出货影视板块,机构席位连续多日出现在影视股卖出名单中,以华策影视为例,上周五该股的前五大卖出席位被机构包揽,五家机构当日合计卖出华策影视超过2.3亿。此前持有乐视网、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的基金经理也显然在紧急出货,上周四有多达四个机构席位合计卖出达2.9亿元,而前期涨幅较大的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在上周四双双跌停,而跌停当日共有两家机构合计卖出华谊兄弟超过3亿元,机构也同期卖出光线传媒超过1亿金额。

      ◎减持成长股或为低估值品种预留空间

      上述机构卖出现象表明了基金经理节后操作策略已出现微妙的变化,这些获利丰厚的传媒文化品种已成为基金经理节后减持的主要对象,而这与基金经理三季度期间仍高位追涨传媒文化股的现象完全不同。

      而造成上述因素不外乎传媒影视品种短期涨幅太过惊人。而九月份的疯狂无疑成为引发基金经理担心传媒股的一个重要因素,九月份的传媒股不少品种单月涨幅超过50%,华谊嘉信当月涨幅86%、华谊兄弟当月涨幅71%,光线传媒当月涨幅76%、新文化当月涨幅61%。除了传媒文化在九月份短期涨幅过大之外,部分基金经理认为节前、节后的市场风格可能有所变化,基金经理高位减持传媒文化股,意在低位布局吸货前期被市场虎视的传统行业品种,尤其是与政策主题相关的品种。

      在一些基金经理看来,节前投资主线是偏向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这一景气上升的行业和个股逻辑,但在节后市场的投资主线可能更为突出以政策导向为主题的投资特征,而政策导向这一投资特征实际上在节前市场已经有所反应,尤其是以自贸区为代表的政策主题实际上主要炒作个股均是较为传统的品种,自贸区概念也曾在一段时间分流了创业板的资金,并对创业板行情的持续构成一定外部干扰。

      但节后的政策主题对创业板文化互联网投资主线的外部干扰可能更为明显,甚至有取而代之的可能。博时基金的一位人士也曾认为,随着三中全会召开,市场即将进入预期验证期,其结果将对A股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基金的研究和调研路径可能在节后逐步变化,前期受市场追捧的传媒文化品质将不断面临市场验证,尤其是传媒文化板块在九月份经历了一个短期的上涨高潮,节后传媒板块虽然可能不乏个股的投资机会,但分化现象将是不可避免的,创业板鸡犬升天的整体强势格局可能逐步过渡为以业绩为导向的绩优股局面。

      显而易见的是,以政策为导向的主线可能逐步成为四季度的新热点,改革的预期已经成为推动A股反弹的另一条投资路径,并且极有可能夺取传媒股的光环,尽管个股机会仍在。因此在十八届三中全会11月份召开前后,各种关于改革的热点话题可能逐步升温,部分基金认为,从前期的上海自贸区,到土地流转,从银行试点优先股,到军工重组板块,三中全会之前极可能还有一些利好政策出台,低估值个股和高成长个股可能凭借政策主题的支持轮番表现,美丽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可能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空气、水和废物处理等环保细分领域、创意产业、城市安全监控行业、食品安全等。

      ◎基金谋求切换政策主线

      在上述考量之下,基金经理前期以传媒股为重心的投资策略,开始逐步过渡为低估值和成长投资的平衡配置策略,而实现这种投资目标的必须手段要求基金经理逢高减持前期疯狂上涨的传媒股,基金显然需要为配置政策主线的低估值品种预料空间,而这也造成了节后传媒文化品种的大跌,基金的疯狂涌出显然已经成为一个集体性的行为。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日前表示,配置方面,具体投资将在成长和低估值之间两手抓。一方面,目前银行、石油、汽车、家电等大盘蓝筹股市盈率多在5-10倍之间,具备较高安全边际,向下调整空间或有限。另一方面,未来经济仍将呈现不少亮点,如社会财富的累积、人口结构的变迁、技术的进步以及新的产业兴起等,前两者或带来大消费产业的持续繁荣,后两者则有望带来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因此,大盘蓝筹将是长期配置标的,而对于成长股,将耐心等待成长性好的个股回调到位,同时致力于领先市场挖掘低估值成长股。

      南方基金的四季度策略则更为直接地指向了高层对稳增长的重视,这暗含了基金公司四季度策略可能更为关注政策导向的预期,也从而使基金公司相信,四季度更大的机会不是已经涨上天、机构资金高度集中的传媒股,而是跌的惨不忍睹、机构配置较少的低估值品种。

      南方基金策略报告指出,在短期政策支持力度比较偏弱的背景下,经济自然下滑的压力便会越来越大,而在经济增长的动力上则要进行增长方式的转换。南方基金表示,对于政策方面,国家领导人强调,经济复苏的形势仍然比较复杂,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因此中央政策未来还会对稳增长有所侧重。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速增长阶段,未来十年,我国经济有望保持7%的年均增长率,也可有效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据了解,我国上半年GDP处于回落态势,但最近得益于稳增长、海外需求回暖和补库存等策略,高频数据显示出经济重回弱复苏通道。贸易顺差仍保持不错水平,为国内流动性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总体而言,受益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复苏,各项出口增速已经高于去年的水平并有所企稳。

      在具体投资策略上,南方基金认为,今年以来,周期股与成长股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分化格局。而近期以来,许多创业板大小非利用当前高估值高位减持,疯狂套现,创业板见顶的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大。在补库存、外需恢复的推动下,我国经济数据逐渐回暖,预计有望延续到十月份,之后经济增速还有反复。因此,板块上应继续看好和宏观经济关联度小的弱周期行业,比如中小银行、地产、券商、汽车、家电、医药等,也应继续规避盈利状况不太好的强周期行业,例如钢铁、化工、有色、煤炭、航运等。

      不过虽然基金经理相信四季度更大的机会在于低估值品种,并且为此大肆减持高高在上的传媒板块,但机构资金在操作上仍倾向于平衡的策略也凸显出机构仍不能放弃传媒股,显然从投资的角度而言,投资更长期的依赖于行业景气和个股自身基本面的发展,而政策等外因对品种的刺激效应毕竟为一时之快,依赖于政策投资而忽视行业个股研究并不能保持业绩的长久,创业板疯狂情绪的退潮并不意味传媒文化景气的终结,对追寻以个股为导向的机构投资者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