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人事变动揭示贝岭命运拐点 上海贝岭或担中国电子集团整合重任
  • 知名电商齐陷假酒风波
  • 稀土收储或兑现 多项新政暗酝酿
  • 首个指导文件出台 健康服务业现8万亿商机 利好民营医疗服务和中药类上市公司
  • “动漫整风”动真格
    多家上市公司迅速整改
  •  
    2013年10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8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新闻·公司
    人事变动揭示贝岭命运拐点 上海贝岭或担中国电子集团整合重任
    知名电商齐陷假酒风波
    稀土收储或兑现 多项新政暗酝酿
    首个指导文件出台 健康服务业现8万亿商机 利好民营医疗服务和中药类上市公司
    “动漫整风”动真格
    多家上市公司迅速整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知名电商齐陷假酒风波
    2013-10-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温婷 ○编辑 邱江

      

      正当各大电商摩拳擦掌筹备今年的金秋大促销,一场假酒风波突如其来,电商行业繁华背后的产品质量隐忧再次被曝光在聚光灯下。

      电商迅速下架假酒

      央视在13日《经济半小时》节目中曝光了天猫、京东等知名电商售卖假酒“赖茅”的乱象。报道指出,在京东和天猫的许多“赖茅”酒类商品的厂名都标注有“贵州省怀仁市茅台镇黔国酒业公司”,但经该公司负责人的辨认,其从未生产过此类“赖茅”白酒。网上所售的这些所谓的“赖茅”酒,很多都是由小厂商打着其他大型酒业公司的名号生产的。

      央视曝光后,诸电商可谓行动迅速。上证报记者昨日上午在天猫网站上搜索“赖茅”时,仍有889件相关产品,而京东也有516件相关产品。但到了下午4时许记者再次搜索时,两边产品均已全部下架。此外,阿里旗下淘宝平台也在陆续删除“赖茅”酒。

      天猫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为避免可能存在的侵害消费者风险,天猫将同时对相关商品的搜索规则进行调整。此外,天猫已将相关商品所涉及的商家材料进行汇总,择日向工商管理部门报告,必要时将清退商家。

      京东方面也表示将在下架产品的同时,要求供货商和第三方销售平台重新提供资质证明以审查,如不合规将停止其营业资格。

      电商假货暂难根绝

      事实上,平台类电商的假货问题从线上销售这一模式诞生之初就一直存在,从奢侈品、到化妆品、再到酒类,网友吐槽遭遇假货时有发生,但除了找店家赔付,自己“吃一堑长一智”外,很难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

      易观国际分析师宋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这一境况恐怕会存续下去。据他介绍,目前网上平台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产品就是化妆品,基本上非正品比例达到5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网上消费者都是价格敏感性群体,而电商为追求业绩往往需要取得更低的折扣,必然在产品来源上下工夫。

      此外,五粮液等酒类产品由于地域性明显,小酒厂为了突破地方保护,往往与地方酒厂联营,通过加盟品牌等形式,在线上进行销售,其中也不乏非正品销售.

      “总体来看,如酒类、化妆品等,越是网络渗透率低、且国家管控不强的传统产业,其网上假货的比例越高。”宋阳同时表示,这一境况不是电商一己之力可以扭转的。

      不少电商运营方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在叫冤,特别是平台类电商,其主要精力在于最大可能的积聚流量,然后吸引供应商入驻变现流量。而对于进驻商家的产品审核,很难做到万无一失。“因此,天猫、京东、苏宁等品牌电商在向平台化运营转型的过程中,必须从入口的管控上,加大对入驻企业的管理和审核力度。”宋阳称。

      电商大促销如期推进

      目前,天猫正在积极筹备今年的“双十一”大促销,京东则早在10月10日已率先启动“双十季”大促销,腾讯旗下电商平台QQ网购和易迅网也在近期启动了首次联合大促销,各方正在抢夺先机。

      天猫和京东相关负责人在回复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此次假酒风波并不会影响平台接下来的大促计划,而作为平台运营商,天猫和京东也将在商家资质认定上更为谨慎。

      据介绍,10月11日,淘宝网已与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简称LV)签署备忘录,共同打击淘宝网平台的假货销售。这也是淘宝网“首次与品牌就共同打击假冒商品采取预防和积极措施达成合作”。

      阿里巴巴集团网络安全部资深总监倪良表示,互联网的无国界性,各国、地域的法律及社会环境的不同,迫切需要各方达成共同认知的符合互联网特征的保护机制,创新思路、方法。淘宝网致力于该项工作的开展,并将以此次LV知识产权合作签约为开端,进一步与世界各国知名品牌、互联网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机构达成合作。

      此外,京东也已启动内部稽查,杜绝回扣等行为,希望从人员管理入手,整治假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