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广告
  • 4:艺术资产
  • 5:艺术资产
  • 6:财经新闻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
  • 10:评论
  • 11:特别报道
  • 12:专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海外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封面文章
  • A11:基金·专访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人物
  • 美银美林10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无视美债上限危机 全球基金经理继续做多股票
  • 中国化妆品市场前途光明
  •  
    2013年10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基金·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基金·海外
    美银美林10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无视美债上限危机 全球基金经理继续做多股票
    中国化妆品市场前途光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化妆品市场前途光明
    2013-10-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麦朴思(Mark Mobius)

      

      化妆品的使用不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上其他地区亦是如此。化妆品行业涉及各种各样的产品以及为数众多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护肤霜、乳液、面膜等的销售额占化妆品全球总销售额的25%以上,而护发产品,如洗发水和护发素占20%左右。化妆产品,有时亦称为彩色妆品市场,包括粉底,眼影,口红等,约占市场份额的20%。香水占化妆品全球销售总额的10%,剩下的份额就是其他的许多产品,如防晒油和除臭剂等。

      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市场是美国,年销售额达到550亿美元。虽然北美和西欧两个市场,在全球化妆品市场的份额均超过20%,但亚太地区是市场份额最大的区域,占35%左右。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均收入的提升,中国在化妆品消费上赶上美国就不值得奇怪了。中国美容及个人护理产品销售额的年增长率平均为15%,预计今年将达到380亿美元。15%的增长率远远高于个位数的全球化妆品销售增长。与世界上其他区域护肤产品仅占据市场份额不到30%不同的是,在中国,护肤品占据化妆和盥洗用品市场份额的40%。

      中国化妆品市场份额中大约90%被国外品牌所垄断。宝洁公司是中国市场最大的参与者,占据15%的市场份额,其次是欧莱雅,刚刚超过10%。另一个重要市场参与者是Beiresdorf,其著名的品牌包括妮维雅。儿童皮肤护理是一个增长领域,强生公司的产品目前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男士护肤市场是增长最快的类别之一,销售额每年增长20%以上。

      由于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仅占市场份额的10%左右,因此当地企业仍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在本土品牌中,上海家化是一个市场领导者,具有良好的品牌多元化和多渠道分销的优势。其产品线既有针对高端市场的,也有针对大众市场的。对于大众市场,上海家化旗下的品牌包括六神和美加净。对于高端市场,其品牌有佰草集、高夫、双妹和伊尤赛(药妆品线,化妆品和药品的结合)。

      另一家本土企业,威海市嘉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其销售的品牌包括加拉等。相宜本草,公司总部设在上海,专注于传统草本类美容护肤品,原料包括各种花朵,坚果和草药,如牡丹、杏仁、金缕梅和仙人掌。

      还有一家企业是美即控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面膜生产商。受益于面膜产品相比一般护肤品低得多的市场渗透率,中国的面膜行业增长也是十分迅速。美即控股面向大众市场,其产品价格普遍比国际品牌便宜得多。还有一个事实可以反映该市场以及美即的吸引力,欧莱雅向美即控股提出整体收购要约,其报价相比美即股票的市场价格有大幅溢价。

      化妆品在中国的分销管道包括超市和大卖场,百货店,化妆品专卖店和网店。大约三分之一的销售是通过化妆品专卖店这一管道,整个中国估计有160,000家门店。作为中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增长的驱动力,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化妆品行业,全球的广告占销售额比率都一直居高不下,在中国也是如此,成百上千万的支出用于电视,杂志,互联网和销售点陈列。

      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不仅是因为销售增长强劲,而且我们可以预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品为这一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男女化妆品消费者开发制造。

      (作者为邓普顿新兴市场团队执行主席,人称“新兴市场教父”。麦朴思目前领导着邓普顿分布于全球17个新兴市场的研究团队,并负责管理多个新兴市场投资组合。麦朴思博士1987年加入邓普顿,拥有40多年的环球新兴市场投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