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新闻·市场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财富管理
  • A1:上证观察家
  • A2:上证观察家
  • A3:评论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信息披露
  • B2:专版
  • B3:股市行情
  • B4:市场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福建南纺“蛇吞象”
  • 创业板药企三季报“冰火两重天”
  • 美的集团首份季报亮相 业绩增近四成
  • 中联重科预计四季度净利正增长
  • 伊利股份前三季盈利大增
  • 鹏博士转型追逐热点
  • 上海家化董事人选之争暂息
  • 中上协成立信息化专委会
  • 中国中铁全年业绩有望超去年
  •  
    2013年10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6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新闻·公司
    福建南纺“蛇吞象”
    创业板药企三季报“冰火两重天”
    美的集团首份季报亮相 业绩增近四成
    中联重科预计四季度净利正增长
    伊利股份前三季盈利大增
    鹏博士转型追逐热点
    上海家化董事人选之争暂息
    中上协成立信息化专委会
    中国中铁全年业绩有望超去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创业板药企三季报“冰火两重天”
    2013-10-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宦璐 ○编辑 邱江

      ⊙记者 宦璐 ○编辑 邱江

      

      创业板的医药类公司历来被市场视为“高成长、高估值、高盈利”的代表。不过,从刚刚发完的三季报来看,医药类公司的表现出现了分化:11家公司业绩下滑,最大跌幅达80%;28家公司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最高增幅在50%上下。尽管如此,与主板医药类公司普遍低于预期的业绩表现相比,仍算差强人意。

      一批“明星”公司跌幅居前

      业绩不振者以福瑞股份为代表,其前三季度净利润下降80.82%,公司称主要因复方鳖甲软肝片的主要原材料冬虫夏草的采购价格远高于上年同期,成本压力对国内业务的影响较大所致。

      表现远低于市场预期的还有生物疫苗类公司沃森生物。事实上,这家上市之初被称为“最贵A股”的公司自上市以来,公司业绩一直都处于直线下滑的状态。据公司财报显示,2013年一季报业绩同比增幅仅有11%,进入半年报则首度出现下滑,幅度为29%,三季报跌幅更是放大至76.38%。

      据券商研究人员分析认为,主要因为公司扩张步伐太快。公司在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不惜高溢价大举布局大生物产业,通过一系列并购,试图搭建包括疫苗、血液制品和单抗三大板块的“大生物制药”平台,增加了公司财务负担。

      相比沃森生物,其他生物、医疗器械类公司的跌幅称得上“温柔”。其中,乐普医疗前三季业绩下降15.51%;理邦仪器下降14.72%;戴维医疗下降12.8%;舒泰神、智飞生物则均出现了8.4%的跌幅。

      低调成长型企业崭露头角

      与上述业绩下滑企业形成反差的是,部分创业板公司瞄准市场“蓝海”,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取得初步成功。如泰格医药,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以临床试验CRO为主营的上市药企,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盈利6732万,同比增幅为45%。

      公司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和亚太区市场,使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SMO业务等各个业务模块都呈现了良好的增长趋势。此外,公司在美国市场的进展非常顺利,目前已经开始在加拿大筹备公司,公司的口碑、研发实力越来越多地获得国际客户的认可。

      CRO行业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根据公司规划,泰格医药计划用3-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亚太区的布局,完成国际化的第一步,成为亚太区最有影响力的区域型临床试验CRO公司。

      而以51%的净利润增长率傲视同侪的和佳股份则得益于三季度单季业绩的“给力”。据公司人士介绍,医院整体建设项目部分合同交付验收完毕,实现销售收入3511.07万元。7-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824.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31.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93%。此外,公司将通过投资并购切入血液净化、医疗信息化等领域,为医院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从而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有分析指出,在反商业贿赂调查、药品仍存降价预期的不利影响下,创业板医药公司的并购、转型动力十足,为创造新的增长点而筹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