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 3: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 4: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 5: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 6: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 7: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 8:新闻·财富管理
  • 9:新闻·市场
  • 10:新闻·金融
  • 11:新闻·公司
  • 12: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广告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新出发 金融界人士解读三中全会公报
  • 郭田勇:金融体系改革渗透各领域
  • 连平:金融改革陆续推进且路径清晰
  • 左学金:加强市场化意义重大
  • 曾刚:最大亮点是财税体制改革
  • 赵庆明:改革重点与难点在财税
  • 宗良:未来十年改革力度空前
  • 自贸区地理不设限
    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  
    2013年11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6版: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新出发 金融界人士解读三中全会公报
    郭田勇:金融体系改革渗透各领域
    连平:金融改革陆续推进且路径清晰
    左学金:加强市场化意义重大
    曾刚:最大亮点是财税体制改革
    赵庆明:改革重点与难点在财税
    宗良:未来十年改革力度空前
    自贸区地理不设限
    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出发 金融界人士解读三中全会公报
    2013-11-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连 平: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是一份系统全面的设计蓝图,对于金融改革,在近一两年来已实质上陆续推进、且路径清晰

      

      ●郭田勇:尽管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并未给予金融过多笔墨,但并非意味着金融改革不重要。公报事实上也隐含了一些金融改革方向的细化要求。比如利率市场化改革、民营资本进入、包括汇率、资本账户改革、资本市场改革等。未来一行三会,包括金融部门在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时候,会进一步落实和细化相关要求

      

      ●宗 良: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透露出的改革信号在一定意义上是空前的,其中一个重要体现是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公报描述了中国政策大的架构与思路,可预见未来十年改革力度将空前

      

      ●赵庆明: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两块就是金融改革和财税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相对于金融改革,财税改革涉及的内容更深入、更重要。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财税体制改革一直都是“修修补补”,没有涉及全面的彻底改革。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就在财税改革

      

      ●曾 刚:全会公报最大的亮点是财税体制改革。公报明确了中央、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对称,这对于解决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无疑意义重大,从宽广的视野来看,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杠杆与其都有关联

      

      ●孙立坚:全会公报对自贸区建设没有地理限制,这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想象空间,意味着将来中国将出现各种模式的自贸区。总之,只要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活力,各种模式的自贸区都可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