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 3: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 4: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 5: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 6: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 7: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 8:新闻·财富管理
  • 9:新闻·市场
  • 10:新闻·金融
  • 11:新闻·公司
  • 12: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广告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新出发 金融界人士解读三中全会公报
  • 郭田勇:金融体系改革渗透各领域
  • 连平:金融改革陆续推进且路径清晰
  • 左学金:加强市场化意义重大
  • 曾刚:最大亮点是财税体制改革
  • 赵庆明:改革重点与难点在财税
  • 宗良:未来十年改革力度空前
  • 自贸区地理不设限
    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  
    2013年11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6版: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三中全会特别报道
    新出发 金融界人士解读三中全会公报
    郭田勇:金融体系改革渗透各领域
    连平:金融改革陆续推进且路径清晰
    左学金:加强市场化意义重大
    曾刚:最大亮点是财税体制改革
    赵庆明:改革重点与难点在财税
    宗良:未来十年改革力度空前
    自贸区地理不设限
    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宗良:未来十年改革力度空前
    2013-11-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透露出的改革信号在一定意义上是空前的,其中一个重要体现是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并突出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目标落实的时间表。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改革力度将空前。”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最关键的关系,处理好了就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如果未来在资源配置中70%由市场决定,30%由政府,那么将来既可以避开市场的弊端,也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记者 周鹏峰 ○编辑 孙忠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战略规划部副主任宗良昨日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透露出的改革信号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空前的,其中一个重要体现是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并突出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目标落实的时间表。

      全会公报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对此,宗良说,过去人为因素影响较多,制度体系有待加强,一旦制度体系建立起来,今后将不会因为人事变迁而对已有决定带来不确定性。

      在宗良看来,全会公报另一大亮点是强调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最关键的关系,处理好了就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宗良认为,如果未来在资源配置中70%由市场决定,30%由政府决定,那么将来既可以避开市场的弊端,也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总体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描述了中国政策大的架构与思路,可预见未来十年改革力度将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