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 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可惜,偏偏常识最易被忽略
  • 老外解不开的中国房地产之谜
  • 龙头失势,日本财界进入战国时代
  • 明星效应
    其实是粉丝创造的
  •  
    2013年11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专栏
    可惜,偏偏常识最易被忽略
    老外解不开的中国房地产之谜
    龙头失势,日本财界进入战国时代
    明星效应
    其实是粉丝创造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可惜,偏偏常识最易被忽略
    2013-11-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任何一种只在本土市场范围内计算和断定产能过剩与否的经济分析与指导思想,任何一种不考虑全球市场的宏观经济均衡观,必然抑制应有的经济增长与进步。

      □袁 东

      患寡还是患多,要看时空条件。如果时空范围足够大,人们大可不必为“多”而忧。这是常识。但是,偏偏常识最易被违背。在讨论“产能过剩”时,太多的人似乎完全忘记了这个常识。

      这些年来,产能过剩一直被视为中国经济的最大症结。产能过剩总是被当作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结果,以此作为增长过于依赖投资而消费不足,进而强调压投资促消费的有力证据。

      无疑,在我国现行的制度和体制下,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是模糊的,前者一直处于强势地位。这促生了投资的超常规增长,在形成并强化生产能力的同时,压抑了一部分正常而必要的消费。当然,快速增长的生产能力也多存在层次不高的重复性问题。然而,生产始终是消费的源泉,生产能自动产生消费。如若没有生产性技术与能力的提高,哪来消费层级的提升?生产永远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这体现的就是萨伊法则,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也完全是以此为出发点与归宿的。从经济学思想史上看,萨伊法则是向斯密经济学回归。正是投资的快速增长与投资能力的不断提升,才有了今天的中国经济体量。尽管这期间产生了很多弊端,付出了很大代价,但恐怕没有几个人愿回到从前那种“短缺”的年代。

      笔者并不否认,眼下我国经济的确存在着“产能过剩”。但这只是相对于国内市场而言的。亦即,除了一些结构性的绝对过剩,多数所谓“产能过剩”是相对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过剩”,亦是周期性的“过剩”。

      如果将视野投向全球,以全球性需求与市场来衡量,中国的很多“过剩产能”将不复存在。当然,世界并不是平的,贸易和投资壁垒层出不穷,各经济体间的竞争向来十分激烈,全球市场迄今也难以说得上是统一而相互充分开放的。所以,全球性需求能否给予中国供应商机会,是否允许你“走进”遍布世界各地的市场;即使存在这样的机会,中国自身的制度与体制是否允许供应商“走出去”,即使给予“走出去”的必要条件,甚至在所有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中国业者是否有能力“走出去”,并在境外立得住脚,形成竞争力,也都是不确定的。

      但是,不管怎样,在全球化时代,不考虑全球性需求与全球市场,只是囿于一个经济体的内部平衡,是一种封闭而狭隘的平衡。这种平衡不仅是暂时和脆弱的,也是一种最大的不平衡。以这种视角断言的“产能过剩”,是误判误导。

      再粗略考察发达国家的情况,就更清楚,仅仅针对本土市场来判定产能过剩与否,是多么狭隘。美国、德国、日本的大多数产能,相对于本土市场而言,早就“过剩”了,欧洲和日本汽车业的强大产能,主要就针对着全球市场的需求。来自中国市场的销售,已成欧洲与日本汽车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所有发达经济体的大型企业,基本都是跨国公司,他们完全是在综合了本土与全球市场需求以后,才来考虑和产能规模与布局的,追求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平衡,整合利用的是全球资源。相应地,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均衡也是考虑了全球需求因素后的均衡,其消费与投资的平衡早已超出了本土市场,特别是其消费能力与水平,绝不仅仅是相对于发生在本土的投资规模来讲的。

      尽管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本土投资与经济增长下滑,虽然日本已“失去十五年”甚至二十年,然而,他们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无论是增长情况还是绝对水平,依然居高不下,并没有随本土市场的不景气而大幅滑落,原因就是他们都有一个强大的“海外美国”、“海外日本”。更不用说,危机以来经济表现最强的德国,其产能主要针对海外市场。如果只囿于国内需求,他们的产能早就“过剩”得一塌糊涂了。

      由此可知,任何一种只在本土市场范围内计算和断定产能过剩与否的经济分析与指导思想,任何一种不考虑全球市场的宏观经济均衡观,必然抑制应有的经济增长与进步。过去几年来,针对中国经济平衡尤其是产能状况的较为普遍的分析范式与观念,正是这种落后而狭隘的经济观的典型体现。如果说,其他经济体总是强调甚至指责中国本土消费水平过低,要求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由消费主导,是为了满足他们既有甚至新增产能扩张之需,向中国出口更多的产品与服务,那么,中国本土学者与政策决策机构也跟着过于强调该种观念,则实在是难以理解。

      笔者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是完全均衡的,更不意味着中国本土的消费能力与水平不需要提升。恰恰相反。何况,没有哪个经济体是完全均衡而非常健康的。只是想论证,上述经济分析思路与观念指导下的很多政策选择与措施采取,恰恰不利于中国消费能力与水平的长久而持续的提升,恰恰不利于中国经济在更广泛空间内在更高层级上的均衡增长与发展。比如,从指导思想上并不真切重视中国企业“走出去”,很多具体政策措施阻碍了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产能布局。

      观察、分析讨论中国产能现象时,务必以全球视野为出发点与归宿。如果考虑了全球市场需求,针对中国产能状况的经济分析,便将不再是目前普遍流行的路径与观念,对政策选择的指导自然也会大不相同。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