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焦点
  • 6:公司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市场
  • 10:市场
  • 11:专版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封面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这次新股发行改革将产生颠覆性效应
  • 一个基层官员的房产证装满了一纸箱!
  • 外论点击
  • 中日韩
    FTA谈判之路
    布满荆棘
  • PMI超预期
    为新一轮改革赢得更多空间
  •  
    2013年12月2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评论
    这次新股发行改革将产生颠覆性效应
    一个基层官员的房产证装满了一纸箱!
    外论点击
    中日韩
    FTA谈判之路
    布满荆棘
    PMI超预期
    为新一轮改革赢得更多空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日韩
    FTA谈判之路
    布满荆棘
    2013-12-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巩胜利

      就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第三轮谈判在东京结束的同一天,韩国联合通讯社援引财长玄■锡讲话内容称,韩国将就加入TPP展开首轮磋商,搭上TPP最后一班车。韩国已经与美国、欧盟分别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在此之前,韩国曾表示,在针对TPP作出决定之前,将侧重于完成更多FTA谈判,包括与中国及澳洲的谈判。中日韩FTA谈判,原来是中韩在TPP之外、日本在TPP内,而现在“天平”完全倾斜。中日韩FTA谈判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玄机。

      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迄今,政治问题一直都大于经济发展问题,这是延续了50多年的一贯历史事实。中国与韩国再谈“自贸区”也有无法逾越的“瓶颈”。在FTA相关关税谈判中,三国重大分歧的内容之一,是在多大程度上废除关税的自由化率目标。日本认为,在上一轮谈判中提出“所有贸易商品类共通的自由化率在10年内达到90%”,而中国则主张“从40%起讨论”,韩国没有明确反对中方提议。日本在10月中旬与中国举行了非正式会谈,游说中国提高自由化率,双方的隔阂一时还很难填平。

      中日韩三方在自由化率的内容方面也未能达成共识。日本主张“所有的贸易品类均应制定统一的目标”,而中国则要求日本按矿工业产品或农林水产品等类别分别制定目标。中国的目的是想迫使日本开放农林水产品市场,以保护本国的工业产品。

      除了中日韩FTA外,中韩还在同步推进双边FTA,两国于9月就实现90%的自由化率达成共识(这与TPP100%零关税差异巨大,日本在参加TPP11月刚刚结束的谈判中,另外11国要求100%零关税)。韩国希望先于日本在中国市场上提高钢铁等产品的竞争力,若韩国能取得中韩FTA成功,可能是国外钢企第一个吃中国螃蟹者。而中国目的非常明确:则希望牵制由日美主导的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日本认为“与中日韩FTA相比,双方的应对态度截然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哪一个自贸区协定,都不可能在TPP之前运行。

      有研究报告预测,中日韩自贸区建成后,三国都将成为自由贸易的获益者,中国的GDP将获益增长1.1%至2.9%,日本GDP增长0.1%至0.5%,韩国GDP获益增长2.5%至3.1%。按这样的预测,最大受益国是韩国,中国居中,而日本仅有0.1至0.5的象征性GDP增长拉动,难怪日本对此缺少真正的动力。倘若像美欧TTIP那样,自由贸易协定能将欧盟27国经济增幅提高5%,那么日本怎么会不致力于促成中日韩FTA呢?单独的中韩自贸区似更难以成器,更何况韩国也在谋求加入TPP,这已成了摆在中日韩三方FTA谈判中一个似乎难以越过的阻碍。

      鉴于占全球经济总量80%的TPP、TTIP已经逼近开始实质性运转的时点,如中国当年加入WTO十年一样,全球经贸新规则、新秩序的更新换代正加快到来。有国际问题研究学者认为:中日韩FTA,应该有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和建树,最起码不要是低于TPP、TTIP的标准与质量,否则人家已经有了TPP规则秩序和全球最多国家的FTA,那么还来中日韩FTA这里干什么?而“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巴自贸区”都面临着一样的更新、升级的局面。

      据我国商务部统计数据,2012年,中日韩三国GDP合计达15万亿美元,占东亚的90%,亚洲的70%,全球的20%。同时,中日韩三国也分别是全球贸易大国,2012年三国出口总额达到3.4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的19%。“一个人口超过15亿的庞大市场一旦建成,将进一步促进三国在一个全面的制度性框架下开展内容广泛的三边合作,也将是三国企业享受更加自由、开放的贸易环境,使三国人民的福利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这是中国学界看重中日韩自贸区的主要原因。

      但是,德国智库IFO和贝塔斯曼基金会今年早些时候联合发布研究报告称,欧美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协定将给美国带来人均收入实质增长达13.4%,但对欧盟27个成员国而言这一增幅却有5%。与之相比,从自由度、贸易量、拉动经济增长等,中日韩FTA显然还有不小的距离。中日韩自贸区起点低,零关税比率相比TPP、TTIP都有很大距离。鉴于此,中日韩自贸区、中韩自贸区,最起码在三至五年内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东盟10+6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简称RCEP)囊括了亚洲的主要国家,几乎占全球总人口的一半,然而却是一个更远的故事,根源就是这一区域内的国家不是太富有、就是极度贫困,形成了全球贫富最最悬殊的国家区域大环境,而中国需要在全球整体的公平、公正竞争的大环境、大秩序下,能囊括全球、或区域性更大的大市场才能施展未来的发展力量。

      历史、现实与地缘政治的矛盾,注定了中日韩FTA谈判之路布满荆棘。

      (作者系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