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广告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存款保险核心:打造金融社会基础秩序
  • 一字之差,骗取出口退税达8亿
  • 去杠杆化尤须注重宏观调控政策平衡性
  • 比特币疯炒后的叩问
  • 以自由报价为舟 登上注册制彼岸
  •  
    2013年12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存款保险核心:打造金融社会基础秩序
    一字之差,骗取出口退税达8亿
    去杠杆化尤须注重宏观调控政策平衡性
    比特币疯炒后的叩问
    以自由报价为舟 登上注册制彼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比特币疯炒后的叩问
    2013-12-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易宪容

      央行在上周联合五部委下发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申明,比特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通知下发后一个小时内,境内交易平台人民币计价比特币价格由6970元跌至4520元左右,跌幅达35%。气势如虹的比特币在中国的地位究竟如何?答案已不言自明。

      比特币(Bitcoin)是网络世界的一种软件或虚拟产品。从字面上说是一种钱,但从比特币的产生与功能来看,与现代货币的概念还相差很远。它只是一种虚拟世界的商品而不是货币。它既没有内在的货币价值,也没有货币的外在价值。

      但美银美林的经济分析师认为,比特币能成为电子商务的一种主要支付方式,并成为传统货币交易的主要竞争者,这是由于比特币去中心化而使交易成本变得很低的缘故。但在网络时代,电子货币十分盛行,而大多数电子货币都是以既有的实体货币(现金、存款或信用)为基础的,只不过用电子化方式来传递与转移货币的支付功能而已。但比特币既不以实体货币为基础,也无物品抵押和信用担保,同样要承受交易过程的支付功能,面对的障碍是很多的。比如价格不稳定、支付确认延时性、无信用担保等都可能使交易支付无法进行。再加上比特币数量有限,多数只能经过交易平台来完成,这就使得比特币交易支付范围十分有限,给交易者带更多不便。多数交易只能是通过交易平台来完成,那又增加了一层对比特币平台的信用担保。这就更弱化了比特币的交易支付功能。

      我们要问的是,为何本来是网络世界的一种虚拟商品的比特币,现在不仅成了一种货币,甚至于成为大众广泛进入的金融产品?如果比特币是一种货币或金融产品,它具有金融产品的属性吗?如果没有这种金融产品的属性,那么比特币又是如何演化为一种投资工具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深反思的。

      比特币在2009年产生时,作为一种网络世界虚拟软件,其价格极低。当时一比特币只能兑换约0.000764美元,根本就没有引起市场的注意。到了2012年中,也只不过一比特币值10美元,今年初比特币才值15美元。然后3个多月上到了266美元,这时才引起市场关注。随后也出现过在5个小时内暴跌过60%的行情。

      比特币真正暴涨,是今年9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肯定比特币的言论以及11月18日美国参议院召开了一次听证会肯定了比特币之后,中国一些投资者开始对比特币的疯狂炒作,比特币价格于是火箭般飙升,最高时达1250美元。如果这个价格与2009年比特币的价格相比,其上涨达160万倍了。也就是说,在2009年如果购买比特币10000美元,那么现在就可飙升到160多万美元了。如果从2013年初一比特币从15美元算起,也上涨了83倍。11月下旬,比特币在我国的日交易量达到3.5亿人民币,从事二级市场交易的平台接近30家,总注册用用户超过20万,日均交易用户近4万。进入11月,中国比特币持有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交易量居世界第一。可以说,这才是最近比特币疯狂的实质所在。

      比特币之所以能在进入中国后如此暴涨与疯狂,笔者认为,与我国当下制度背景与经济环境有关。近十几年来,由于体制原因导致一些人能在一轮房地产的暴涨过程中一夜暴富;又比如股票的发行也成就了成千上万的亿万富翁等。在这过程中,不少人的财富增长也如比特币那样的疯狂。看看我们的周边,查查网络,类似这样的一夜暴富的事例似已司空见惯。这种一夜暴富,不仅成了许多人追求的时尚,也是相当一段时间来一些媒体极力宣扬与推崇的榜样。在此类信息的影响下,可以说,追求一夜暴富,已成了相当一部分人基本的价值取向。

      只是,少数人的一夜暴富不仅造成整个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社会收入分配变得愈发不合理,而且让绝大多数人参与财富创造并获得财富增长的机会越来越少。有了炒房暴富之前例,加上移动网络潮的兴起,比特币自然很快就被一些人认定为又一个一夜暴富的机会。再加上国内外的新闻报道的推波助澜,把这些一夜暴富的信息无限放大,更诱发了国内比特币炒作的疯潮。而比特币也就在这种市场的疯狂炒作过程中转化成了货币及金融投资品。

      无论是现代货币还是金融产品,都是对信用的风险定价。而比特币既无信用关系,也无信用担保,其金融属性从何而来?如果比特币可以成为一种金融产品与工具,甚至是获得暴利工具,那么网络世界肯定会有比比特币更好更多的虚拟产品创设出来,那么这些网络货币是不是会卷起更大更猛烈的炒作狂潮?

      这次政府能够果断地及时出台文件,界定比特币的基本属性与功能,这既有利于比特币及类似的网络虚拟回归本性,也大大减缓了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只不知那些正在兴头上的炒客们会因此而接受教训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