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调查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上市公司调研“无间道”
  •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大布局
  •  
    2013年12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封面 下一版
     
     
     
       | 1版:封面
    上市公司调研“无间道”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大布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市公司调研“无间道”
    2013-12-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屈红燕 刘伟 ○编辑 梁伟

      

      为了拿到底牌,你必须出奇制胜。

      当一只股票的价值越来越取决于公司未来的业绩、行业的转机和产品的推陈出新时,如何在第一时间拿到第一手的情报,成为上市公司调研员最为头疼的难题。“市场上不知多少人都盯着呢,很多公司对信息也内控严格,挖到核心消息越来越难。”一位私募调研人员对记者感慨。

      于是,不按常理出牌,成为调研员日常工作中的家常便饭。

      当果粉们正拿着新出的iPhone手机细细把玩、爱不释手时,基金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把刚到手的iPhone砸开,分析其中的产业链公司,比如是否用了高通的芯片,是否用了某家上市公司的电池,是否用了某家上市公司的插件,等等。

      当你还在网络上查找公司资料,或者实地与公司管理层谈笑风生,有些人已经悄悄安排亲朋好友“混入”目标公司打工,对公司状况进行多年的持续跟踪,其业界地位,产品更新,营销状况,一目了然,成竹在胸。

      “碰上不肯就范的硬骨头,‘曲线救国’也是家常便饭。”研究员老张笑言,2012年,他对一家上市公司产生兴趣,客户也急需相关资料,但公司高管就是不予理睬,对调研的要求多次婉言谢绝。无奈之下,老张只好避实就虚,走访这家公司的竞争对手,甚至找了该公司核心技术替代专利产品的发明人。

      迂回包抄也是调研者常用手段。从上游、下游、竞争对手、行业监管者、离职高管等各个角度对上市公司进行研判,这让错判的概率明显降低。

      某资深投资人士曾这样说,“研究上市公司,最好的切入口是前董秘,一斤白酒下肚,对方知无不言,你在上市公司现任高管那里听不到的,从前董秘嘴里都能听到。”

      与前董秘喝完小酒,还可以看同行睡个懒觉。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亿元的私募投资总监老王对记者表示,联合调研时看同行已是他调研重点关注的方面之一,同行的参与人数,热衷程度,有没有人打瞌睡,开小差,都反映了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判断,衬托出公司吸引力的大小,“这很重要”。

      这些只是调研员工作中“千方百计”的冰山一角。某机构对研究员的要求是无论通过何种手段,必须提前半年到一年预测目标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口号是“没有借口”。

      “没有借口”,只能被迫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该出手时就出手”,出手还得稳准狠,这正是公司调研这行目前的真实写照。

      相关报道详见封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