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新闻·市场
  • 6:互动
  • 7:研究·宏观
  • 8:艺术资产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煤炭交易大会成交规模创历史最高
  • 新年度煤炭长协价基本敲定 较2013年下跌50元/吨左右
  • 印尼金属原矿出口禁令等待最后裁决
  • 开发商和地产专业机构预计:明年楼市总体乐观 市场分化或更明显
  •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开通碳现货交易
  • 农村金融发展
    迎来重大机遇
  • 大商所调整玉米交割质量标准
  •  
    2013年12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3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财经新闻
    煤炭交易大会成交规模创历史最高
    新年度煤炭长协价基本敲定 较2013年下跌50元/吨左右
    印尼金属原矿出口禁令等待最后裁决
    开发商和地产专业机构预计:明年楼市总体乐观 市场分化或更明显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开通碳现货交易
    农村金融发展
    迎来重大机遇
    大商所调整玉米交割质量标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农村金融发展
    迎来重大机遇
    2013-12-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 李振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任务,对长期以来困扰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这为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

      近年来,中央对农村金融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农村金融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相比,农村金融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挑战。突出表现在:一是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农村担保体系建设滞后,农业保险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农村金融风险仍高度集中在银行,制约和影响了银行信贷投放的能力和积极性。二是农村合格承贷主体不足。农业的科技化、商品化、市场化和规模化程度还不够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受制于农村产权制度,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农村经济主体的弱质性仍然客观存在。三是不同程度存在资金外流现象。农村存款总量不断增加,但由于在制度安排上没有明确金融机构的支农责任,再加上城市和县域地区资金收益的差距,导致农村地区信贷投放不足,县域地区存贷比总体偏低。四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农村客户信息不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度不高,风险意识和信用意识淡薄,农村信用环境亟需改善。以上这些挑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投入的增加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抓住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新机遇

      这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直面热点难点,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设计,这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

      一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为银行提供更多的合格承贷主体。《决定》指出,要构建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层次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并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上述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明晰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有效增强农业产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为农村金融机构改善客户结构、培育更多合格承贷主体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集约化程度,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二是允许将农村土地房产用于抵押担保,将有利于缓解农村金融的担保难题。《决定》指出,允许将农民的集体资产和住房财产用于抵押担保。农村土地房产是农民持有的最重要资产,多年来其抵押担保权由于法律因素和农村产权市场缺位而无法实现,是农户贷款的重要“瓶颈”。放开这些财产的抵押权,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抵押担保难题的解决。

      三是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将促进农村地区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决定》指出,要从多方面充分保障农民财产权利在经济上有效实现,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使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新的收入增长点。与此相关,农民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信贷需求和证券、保险、理财产品等金融理财需求都将稳步增加,为农村地区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四是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将加大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投入。《决定》指出,要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这为有效保障农村地区信贷投放提供了制度保障。未来国家将对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投放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这有利于形成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骨干和支柱,农业银行多年来始终把服务好“三农”放在经营发展的首要位置。截至2012年底,全行55%的网点、48%的人员分布在县域,打造了“三农”金融服务专属品牌—“金益农”,探索推广了“特色农业带动”、“农业产业链金融”、“城镇化融资服务”等一系列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2013年9月末,全行县域贷款余额达到2.3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34%。下一步,农业银行将会紧紧抓住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带来的新机遇,不断强化改革创新,持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打造县域业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农村金融的发展还需要有新的突破

      农村金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决定了农村金融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未来农村金融的发展还需要有新的突破。

      一是如何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上实现新突破。农村土地抵押问题多年难以破题,其中固然有法律上的障碍,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农民单户单块土地价值低、处置难,而且作为农民最主要的生产载体和基本生存保障,即使贷款出现风险,金融机构实际上也无法执行抵押。目前来看,经过流转的土地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一个突破口,因为土地流转后集中连片价值高、处置变现容易,而且农民已经获得地租收益,执行抵押不影响其正常生活。但如何形成抵押执行的制度保障,并提高执行的可操作性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二是如何在增加农村地区信贷投放上实现新突破。三中全会提出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这将对涉农金融机构的资产摆布带来较大压力,因为在贷款规模有限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更倾向于把资源投向收益相对较高的城市地区。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确保金融机构不因信贷计划总量紧张而制约涉农贷款投放。如何在激励机制上提供一定的保障,也是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方面的一大难题。

      三是如何在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自然风险,进而分散农村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在银行信贷中引入保险机制,并引导更多农民使用农业保险产品,能够有效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风险抵御能力,提高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真正形成银行与保险共同参与、共担风险的农村金融新格局,也是农村金融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四是如何在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三农”金融服务至关重要,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和农民信用文化的培育。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人口的加快流动,农村地区的“熟人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依靠熟人的信用文化也在逐步改变,这对过去在农村地区依靠熟人发展金融服务的业务模式带来了一定挑战。在新的形势下,不但需要加强农户信用数据库建设,解决农村客户信息不对称问题,还需要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风险意识和信用意识。为此,如何通过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也是下一步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