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透视新股发行
  • 券商热情不减喊价过高
  • 新股发行应卖者有责
  • 机构打新应考虑投资者
  • 交通银行2014年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
    博士后研究人员
  • 老股转让规则有待厘清
  •  
    2014年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透视新股发行
    券商热情不减喊价过高
    新股发行应卖者有责
    机构打新应考虑投资者
    交通银行2014年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
    博士后研究人员
    老股转让规则有待厘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机构打新应考虑投资者
    2014-0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为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理财产品,其手中的资金来自于更多的非专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在参与新股网下申购时,一方面要承担作为“买者”的风险和权利,一方面也要为其背后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负责

      ⊙记者 浦泓毅 ○编辑 李剑锋

      

      在本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如何抑制网下机构投资者报价虚高的现象一直被市场所关注。从已经完成网下询价的多只待发新股来看,不少新股出现了在网下报价中大比例剔除最高报价申购的现象,显示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正在对抑制新股发行虚高产生积极作用。

      然而,在一些案例中,新股发行市盈率远高行业市盈率、控股股东老股转让套现远高实际募资等现象伴随出现,使得市场对参与网下询价的机构投资者是否理性定价产生了疑问。有市场人士称,当前二级市场中创业板一枝独秀,再加之A股刚经历了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新股停发,两个因素的叠加使得一些机构投资者迷信新股短线暴利,因此在定价时失去了应有的理性客观。

      有识之士呼吁,机构参与网下询价需要拿出专业投资者的理性和逻辑。避免被短线思维和市场情绪所左右,以更加负责的态度审视发行公司基本面。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在基金经理、券商资管等机构投资者中,近期将最近一个月的新股发行视为今年重要投资机会的观点不无市场。有机构人士认为,当前市场热捧创业板,申购创业板新股“稳赚不赔”,甚至有机构人士表示,即使未能在申购中中签,在创业板新股上市交易首日集合竞价中挂涨停板买入,也可确保在之后几个交易日内中实现大幅浮盈。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称,这种观点的存在说明部分参与网下询价的机构投资者对新股价格考量已经脱离了对相关企业基本面的判断,更多地受到当前创业板火爆的市场情绪,以及“打新不败”的过去所左右,很难称得上是一种理性的态度。

      “在正常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大幅减持无疑会被认为是利空,甚至引发市场对于公司基本面是否将会出现重大变化、大股东对公司发展是否具有信心等质疑,从而带来股价的下跌。”这位业内人士表示,“但在最近的新股发行中,机构投资者眼看着大股东通过老股转让大幅减持,规模远超募资,却依然给出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市盈率,这正常吗?机构给出高价的唯一理由,就是他们坚信能在二级市场上找到更傻的接盘者。”

      另有市场人士表示,从大股东借老股转让减持,到部分机构坚决高价申购,无异于一场击鼓传花。固然人人都相信自己不会是最后一个接棒者,但当畸高的新股价格最终回归理性时,受伤最重的往往是市场中的中小投资者。

      在新股发行体制不断走向市场化过程中,“买者自负”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原则。但作为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理财产品,其手中的资金来自于更多的非专业投资者,“买者自负”的原则不能简单适用。机构投资者在参与新股网下申购时,一方面要承担作为“买者”的风险和权力,一方面也要为其背后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