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金融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上证观察家
  • A3:评论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宏观
  • A6:A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美法院处罚四大中国分部 中概股或受冲击
  • 多只货基
    节前暂停大额申购
  • 金融为何
    能触网成金?
  • 银行应战互联网金融
  •  
    2014年1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美法院处罚四大中国分部 中概股或受冲击
    多只货基
    节前暂停大额申购
    金融为何
    能触网成金?
    银行应战互联网金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行应战互联网金融
    2014-0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金融,除了携手基金公司推出“类余额宝”产品应对之外,银行业正在酝酿更大的动作。

      ⊙记者 金苹苹 ○编辑 张亦文

      

      记者日前获悉,已有商业银行拟借用最新的银行资管计划发行类货币基金型理财产品。未来这类产品不仅在形式上与基金类似——开放式、净值化,更可能在门槛上也“放低身段”。银行业内人士透露,银行资管计划将试点下调5万元的投资门槛,大众或能以更低的门槛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与此同时,借着市场资金利率抬升的东风,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居高不下。然而,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理财产品轻松“过6”的年化收益率,很大一部分是由银行自己贴钱做高的。一场贴钱比拼高收益的大战,正在金融机构间蔓延。

      

      投资门槛或大幅降低

      在推出“类余额宝”产品后,银行试图以理财资管计划为突破口,尝试发行银行版“类货币基金”。

      据了解,未来银行欲推出的理财资管计划,与目前的基金产品颇为相似。与现有的产品有预期收益率的表现形式不同,他更类似公募基金,不仅会定期披露净值、托管费用、管理费用及报表报告等信息;而且也可以同基金一样进行更为灵活的申购和赎回。

      “事实上现在很多理财产品都已经是开放式的类型了。”某股份制商业银行零售部人士向记者表示。该人士指出,由于在银行间市场上占据的优势,银行的强项是在货币和债券市场上的投资,“所以银行要做类货币基金型产品还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这类产品的投资标的因为投向明确且期限对应,属于标准化的债权资产,也更符合此前监管层的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形似”外,未来银行还试图从投资门槛上与“余额宝们”比拼。某国有大行人士透露,该行除正在计划推出开放式的净值化产品,还计划降低投资门槛。“产品的门槛或可能大幅降低,虽然无法做到余额宝的‘1元起购’,但是未来大众或许可以买到起点为1000元的银行理财产品。”

      

      6%的预期收益率才算起步价

      作为揽储利器之一的银行理财产品,其收益率水平也持续高企。据银率网统计,12月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以每周至少0.1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走高,最后一周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达到了5.96%,创2013年新高。

      而在春节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仍然高企。记者根据财汇资讯的统计显示,2014年1月,银行在售的500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中,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6%的产品有203款,占比40.6%。

      其中部分中小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之高,亦令人咋舌。如天津农商行发行的一款“宝益得2014年第7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仅3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7.1%;重庆银行发行的“长江鼎利2014年第1期理财产品”,投资期限虽长达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却达8%,比一年期定期存款高出4.5个百分点。

      “放眼望去,现在市场上投资收益超过6%的理财产品比比皆是;原来收益率超过5%就算高收益产品,而现在6%的预期收益率才算起步价。”某国有银行理财师表示。

      

      贴钱做高收益率招揽客户

      这么高的预期收益率是怎么来的?市场资金成本的高企果真能给理财产品带来如此高的收益吗?

      对此,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产品经理对记者坦言,银行理财产品越来越高的预期收益率,固然与当前由于资金面紧张造成的资金利率高企有关,但在冲破6%甚至7%这一重要的“高收益关口”时,银行的补贴才是重要原因。

      “眼下大部分银行都在贴钱做高收益率。”前述产品经理透露。而银行贴钱的方式,则是通过将原本应该成为银行收入的理财产品管理费和托管费等费用,以让利贴息的形式补贴给客户。“相当于银行把原本该自己赚的钱让一部分给投资者,那些缺钱的中小银行甚至宁可自己不赚钱,把中间业务收入的那部分都做成了理财产品的收益。”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海分行零售业务部负责人道出其中的原委。

      事实上,金融机构贴钱补贴投资者的案例已在此前的市场出现。之前发售的互联网基金产品中,动辄高达8%甚至10%的预期收益率,其实背后都有基金公司补贴的影子。前文所述的部分银行人士更是坦言,互联网金融产品持续高企的收益率,让银行倍感压力。

      “现在除了余额宝又有了微信理财通,才刚上线就把收益率做到了7.5%以上,客户的资金都被分流去了互联网金融产品了。”前述理财师称。不仅如此,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各家银行间对于存款的争夺也日益激烈。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银行仍依靠“吃息差”的盈利模式造成了其对存款的需求依然旺盛。“没有存款就做不了贷款,做不了贷款就没有利润。但同时资金又被互联网金融分流,银行如果再不做高理财产品收益率,存款的流失就会更加严重。”

      然而,这样的补贴是否可以持续?银行是否会为了存款一直进行其“让利优惠”?前述产品经理认为,银行这种大规模的持续贴息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资金面不会一直那么紧张,银行也不会总是缺钱。但是不排除在某些特殊的时间节点,银行会再次大规模地让利给客户。”

      

      银行欲后发制人

      不可否认,在这场由余额宝掀起的互联网金融浪潮中,银行属于起步较晚的机构。但业内人士称,银行利用其固有优势,仍可能在这场比拼中“后发制人”。“银行有客户、资金、渠道等各方面的优势,再加上其代表的商业银行信誉,一旦银行推出类似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后发优势很明显。”前述国有银行人士表示。

      而某股份制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提升客户体验,减少排队时间,该行对于部分客户已经实施了上门服务。“比如客户想买理财产品,但又是第一次购买,按照要求需要去银行柜台做风险测试,然后才能购买。但是我们现在让客户经理带着移动展业机上门,就可以完成这些程序。”

      “在技术上,要做到依靠网络来进行风险测试已没有问题。”前述股份制银行零售部人士表示。但按照规定,不仅商业银行对理财客户进行的产品适合度评估应在营业网点当面进行,而且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金额也不得低于5万元人民币。“如果前述投资门槛和首次风险测试需面签的改革试点得以实施,将对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提供极大的便利性。”

      然而也有银行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上述试点计划,即便监管同意放行,仍不可能推广至所有产品和客户。“相对来说,目前正在试点的银行理财资管产品,由于信息披露相对完善,而且投资的又是标准化债权资产,产品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因而适当降低投资门槛和取消首次购买需要面签的规定看起来是可行的。但是对于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对应的就应是风险承受能力更高的客户,因此,原有的投资门槛和首次购买需要到柜台的面签仍不能放松,否则就容易出现误导销售或者责任不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