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焦点
  • 4:要闻
  • 5:新闻·市场
  • 6:新闻·财富管理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微信红包“线上偷袭”始末
  • 资本圈语
  • 微信红包带火“理财通”
    引起的思考
  •  
    2014年2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资本圈生活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资本圈生活
    微信红包“线上偷袭”始末
    资本圈语
    微信红包带火“理财通”
    引起的思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微信红包“线上偷袭”始末
    2014-02-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春节的喧嚣渐渐散去,一种别样的风景却永远写在了记忆中。

      从默默无闻到一夜蹿红,令马云惊呼“偷袭珍珠港”的微信红包,给传统的年夜饭桌上添了一道“当红炸子鸡”。甚至在节后平淡的日子里,余味依然绕梁。

      仅仅借助一个传统节日,将互联网的社交属性与技术创新产生的化学反应刷新到一个新的高度,微信红包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这场“线上偷袭”事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由我们亲手引发。不经意间的手指轻触,微信小额红包的新模式弹眼落睛,且尘埃落定。这期间的每一个变化,也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观念。

      而每一种变化,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于其细微之处,或许可以管窥世事变幻。

      ⊙记者 浦奕安

      “我原来每年春节的时候,向同仁老朋友发短信通过短信系统,一到过年五六千块钱。今年我通过短信发的问候不超过一百个,但是通过微信发的超过一万个。我在中国移动的钻石卡没了,我很开心,一年少花好几万。

      微信红包和支付宝之间带来了支付大战,支付宝注册三年没花什么钱。但是我光春节,新东方部门建的微信群,让我发出去的钱已经接近15万人民币。

      未来十年每个行业都会天翻地覆,诺基亚不可能有苹果的基因,中国移动不可能有微信的基因。如果你被改变或者颠覆了,只能心甘情愿。”——2014年2月11日 新东方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在亚布力论坛发言

      微信红包

      “线上偷袭”始末

      [进攻篇]

      “朋友圈”热闹自白

      1月28日 11:49:运气真好,一大早醒来就抢了个185元的红包,刚开始还以为是个游戏呢,现在一研究原来是真金白银啊!

      1月28日 16:20:哈哈,今天收了这些红包好开心,我也来学习发红包。

      1月29日 12:06:连我们那球场教练都来给我发红包了呀,好人啊!终于成了万元户……

      1月30日 19:11:各位,我很遗憾,我今天已经发了5000元的红包了,已经达到银行的限额,不要让我发红包了。

      除夕还没到,据某媒体报道,来自成都的私企老总李先生,抢红包就抢成了“万元户”。

      少到几分钱,多则上百元钱,持续一年的互联网金融体验在这一刻达到高峰。

      这只于今年1月27日推出的“新年红包”,已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微信公号。其特有的非凡魅力、抓住人心的规则设置,让数亿微信用户为之疯狂。

      供职于腾讯的贾葭是一位资深媒体人,从1月27日红包首发开始,他的朋友圈便与微信红包紧密相连。

      “平常一般是老板给大家发钱,微信红包的双向互动性与发放便捷性,打破了这一常态机制。员工给老板、或者给土豪们、大佬们发几块儿压岁钱,已不再成为神话。”贾葭向记者透露了他的实验经历。

      “从中可以体会到儿时的乐趣,与小伙伴们分享红包的神秘喜悦。”贾葭说,“看着大佬们平常闷声不响,为了最多分到几十块、甚至抢个几分钱的红包一个个出来冒泡,轮番轰炸,多乐呵呀。”

      还有,“别以为红包抢得越多越好,抢到最多的下一轮坐庄,有点儿资本圈的意味。”

      眼看着朋友圈里这么热闹,谁还能坐得住不来玩一把?

      过春节,“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的观念深入人心。不在于红包数额多少,讨个口彩图个吉利。微信红包涵盖面逛,使用起来不麻烦,社交功能强而有力。那些忙透了,不愿再有丝毫麻烦的老板们、土豪们点点手指,连下网银,便轻而易举滴完成发红包。

      不时的,再去各大金融群圈子里抢几个,数量不多,但过程有趣简单。

      据记者了解,在一些投融资行业的公司内部群,甚至引发了一个员工派出的红包,几个公司高管争相来抢的盛况。

      收到红包后,高管们还会“洋洋得意”地讨论战果,显示自己“人品好”,几番轮回战下来,再截个图,发送朋友圈。

      “在一片“羡慕嫉妒恨”的点赞声中,那种感觉无法言表。”活跃于各大投融资群的资深投资人杨晓湖说起微信红包,激动的心情依然不时浮现。

      红包玩得就是钱,是赤裸裸的资本。这种游戏怎能逃过深谙投融资之道的大佬们,拗不过移动互联网的强势发展,那些哪怕曾经排斥线上生活、线上交易的资深人士,也加入了微信大军。

      “金融圈、资本圈的人士大都比较繁忙,即便加了微信群,也沉默居多。微信红包把这些土豪们、大佬们激了出来,纷纷冒泡玩上一把。”

      杨晓湖向记者透露,玩得“凶”的几个群,已经打破了白天晚上的概念,年三十也有不少群玩至半夜两三点。“刚准备休息,冷不丁又有红包冒泡。再晚,大多数红包也都在几秒钟内一抢而空。”她说。

      对于这样的热闹景象,财富管理专家奚洁看出了一番门道——“移动互联网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概念,而微信红包以联网互动游戏的方式,巧妙地利用中国传统佳节,开展了微信支付客户免费推广,创造了移动互联网新型营销模式。”

      奚洁特别对记者指出,微信红包,特别适用于乐于接受互联网新鲜事物的年轻白领与中产阶级,为互联网金融尤其是互联网小额理财奠定了庞大的客户基础。

      玩乐的背后,能够看到的是互联网世界一场不见硝烟的移动支付与营销大战,不容易看到的则是我们曾经习惯与熟悉的生活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和模式被数字化颠覆。

      [前战篇]

      “二马斗”斗出惊喜

      一夜蹿红的微信红包,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很多人所知不多。

      “其实微信红包在2013年蛇年春节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内部流行。”腾讯内部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高管S先生向记者透露:“当时的发送界面,和现在的红包系统一模一样,主要用于腾讯给员工发新年红包。”

      他进一步坦言:今年把红包推向公众平台,并借助微信社交圈的强大攻势迅速推广,这与阿里公司的强大竞争效应不无关系。

      为了多抢一块互联网金融的诱人蛋糕,春节前,腾讯和阿里就各自砸出数以亿计的巨额资金玩打车软件。但无论如何,这是要真金白银砸下去抢客户的,“打肿脸烧钱”的模式能坚持多久呢?谁也伤不起。

      于是,一场挂钩节日的战争悄然打响。

      1月23日,早于微信,支付宝钱包添加了“新年讨喜”的功能,用户可通过点击“发红包”和“讨彩头”两个按钮,与通讯录中的亲朋好友互动。

      使出奇招应战,短短十天内,腾讯财付通团队把公司内部红包系统开发出公众模式,以一个微信公号的形式,迅速火爆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

      一发惊人,一抢欢腾,支付宝受欢迎程度不温不火,微信红包就这样成为马年春节当仁不让的“当红炸子鸡”。

      S先生统计了下,他周围的同事一般都要发送3000至4000元左右的红包,再参与各种自定规则的群游戏“抢回来”,基本上能做到“收支平衡”,享受的就是整个过程的愉悦与小激动。

      他发现,一个春节红包玩下来,原来不怎么热闹的一些群也火爆了起来,可以说起到了“联络感情、促进友谊、锻炼队伍”的作用。

      腾讯此次推出的微信红包,有相应的数额限制,群红包每次限额不超过2000元,定向红包限额200元。不大的数额,还能玩得那么欢畅,对于投融资圈的大佬们来说,玩得是社交,享受的是过程。

      尽管在整个春节的红包发送中,不少群友们千呼万唤滴“标叔”陈光标并未出现,大家也并不介意,一句自嘲“标叔可能去非洲赈济灾民了。”笑呵呵地便把疑似假陈光标ID的微信账号请了出去。

      “春节期间以和为贵嘛,红包嘻嘻哈哈就好,干吗和个符号过不去呢?”在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采访陈光标,进行了打假后,“上过当”的一些投融资微信群,也以大度释之。

      尽管“标叔”没有出现,但不乏实力又出手大方的“土豪”。“拉个土豪进群吧”,成为新年期间,基于“抢红包”而成立的临时群之热门话题。

      因为工作关系,S先生特别观察了下,这些土豪有如下特点:一般做实业,不爱玩虚头,往往一进群,群友们一“起哄”,便拉不下面子,“哗”一下,便撒出大大的2000元群上限红包,发完便微笑退群,不带走一分,不带走一丝理由。

      根据腾讯官方数据,除夕到大年初一16时,参与抢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

      尽管红包的总体交易金额腾讯方面没有披露,但对于微信红包意外大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坐不住了。

      1月31日,马云在社交应用“来往”上表示,腾讯的“微信红包”如同“珍珠港偷袭”,虽然在短期获得了一定效果,但春节很快就会过去,让市场长期健康受益才最为重要。

      但业内分析,红包发放金额多寡对于微信的实际意义不大。后者通过这一“应景的小应用”捆绑了大量银行卡、积累到了微信支付用户才是真正意图。

      仅此一条,还不算股价上涨带来的惊喜,显然在这个春节,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才是“最大红包”的接收者。

      [战后篇]

      “守江山”策略几何

      马年春节已经过得差不多,那么,微信红包今年就此打住了吗?

      不,S先生预测,在即将到来的元宵与情人双节,将是2014年春节红包的一个最后高潮。

      “届时,根据不同需要,群红包与定向红包将各取所需、各自为政。”他笑言。至于以后的日常机制,尽管有一些谨慎人群,已在节后提现后解除了微信支付功能,但伴随着小额理财的需要,微信红包依然会在不同时间节点,发挥其特点与作用。

      更值得一提的是,伴随这一应用的蹿红,腾讯确确实实黏着到了更多“优质客户”。

      在投融资的众多红包群里,记者注意到了“西山腰鼓队”微信群,这是资本圈注明的“西山读书会”的分群,该群以创业家为主体,同时吸纳邀请金融投资家、企业高管、资深媒体人、专家学者等,吸收了石明春、何宁、彭中天、钱中华、王啸、王志泽等投资圈资深人士的加入。

      西山读书会实行会员推荐邀请制,新会员由一名西山读书会会员推荐,经另一名西山读书会资深志愿者审核资格并通过才能入群。严格的审核机制,确保了该群群友的实力与素质。

      据该群创立者,“西山”系列投融资群创始人、HiPiHi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CEO 许晖介绍,至年初五,该群每天平均发送红包超过400个,每一位参与者的发送数额在4000元到2万元不等。除部分只发不抢的土豪外,整体收支水平保持平衡。

      “因为大家都是一个圈子,日常相熟的不少,严格按照游戏规则来,不太会有大的出入。”许晖分析。

      这个游戏的规则并不复杂,类似于平常玩的扑克牌,比去年红遍资本圈的德州扑克要简单得多,不费脑,拼的是运气,玩的是人品。如此属性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圈中人一轮轮玩下去,耐性强者为胜。

      马云日前在给阿里员工的年终总结时强调,“支付宝钱包需要做的事情是尽快铺开规模,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介入更多线下商家,匹配更多使用场景。”

      显然,这也正是腾讯正在做的事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一份《中国网络支付安全白皮书》预计,3至5年内,网络支付交易规模至少还将有6倍增长,总量将超过20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将呈爆发式增长,互联网巨头全力杀向移动端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

      目前,阿里跟腾讯都拥有社交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电商,“阿里和腾讯都希望未来打造一个依靠自有支付体系、线下线上一体的生态圈,如果2013年是移动支付元年,那么,2014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一名业内人士认为。

      鲜有在公开场合“认输”的马云1月29日在其个人“来往”账户上称,“几乎一夜之间,各界都认为支付宝体系会被微信红包全面超越。体验和产品是如何如何地好。尽情地激发着各种未来的畅想以及阿里如何地担心睡不着觉。”

      阿里巴巴的公关和策划能力一直被赞誉,此次马云指称的“珍珠港偷袭”后,阿里巴巴会有哪些“反击战”目前还难以判定,但肯定会有。

      2014年的互联网金融好戏,风帆已展,究竟还会改变多少我们的日常生活?似乎就如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所言:“穷尽一切可能性。”

      是的,穷尽一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