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油改板块发飙 力保沪指红盘
  • 市场情绪趋稳 短期或有反复
  • 申万蒋曙云:新三板并购重组酝酿大机遇
  • 资金积极关注改革概念股
  • 偏股型基金发行回暖
    新兴产业主题受追捧
  •  
    2014年2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油改板块发飙 力保沪指红盘
    市场情绪趋稳 短期或有反复
    申万蒋曙云:新三板并购重组酝酿大机遇
    资金积极关注改革概念股
    偏股型基金发行回暖
    新兴产业主题受追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申万蒋曙云:新三板并购重组酝酿大机遇
    2014-02-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潘圣韬 郑培源 ○编辑 李剑锋

      ⊙记者 潘圣韬 郑培源 ○编辑 李剑锋

      

      挂牌企业数量第一、推荐企业定向募资规模第一,申万用数个“第一”,在过去的一年中继续巩固了其在新三板业务上的龙头地位。

      不过在公司场外市场总部总经理蒋曙云看来,成绩只代表过去,面对新三板这个朝气蓬勃、发展空间广阔的新兴市场,保持一个踏实严谨的作风和一种开放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

      有着十年投行、十年营业部工作经历的蒋曙云,身上散发着沉稳淡定之气,在处理各类新三板业务时显得游刃有余。对一二级市场的熟稔,也使得她在市场互联互通的理解上有着比常人更广阔的视角。

      蒋曙云认为,新三板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目前的推荐上市只是第一步,未来做市、转板,以及跨板块的并购活动,才是其真正的活力与机遇所在,也是券商专业价值得以彰显的更重要舞台。

      

      选择企业门槛低

      作为行业“老大”,有着良好的业界口碑,申万并不用为项目来源发愁。用蒋曙云的话说,“现在慕名而来的企业都很多”。但即便如此,申万并未对合作企业设置特殊门槛,除了房地产行业公司,在企业筛选方面可谓不拘一格。

      “我们比较关注成长性指标,行业边界会相对淡化。”蒋曙云说,对于市场前景较好的高新企业当然会投入更多精力,但传统企业也不是不做。在她看来,传统行业也有需求,也有缺资金的时候,只是这类企业的收入、盈利状况相对稳定。但从投资人的角度,有些人喜欢投新兴产业,也有人喜欢投传统行业,投资者有很多类型,不能一概而论。作为主办券商来说,职责就是最大限度把企业的情况披露给投资者。

      “新三板基本上是没有门槛的,不仅没有财务门槛,也基本上没有行业的限制。我们尽量把尽职调查做得详尽一点,披露做得充分一点,让投资者自己去选择,这才是真正市场化的做法,而不是对企业设置这样那样的条件。”蒋曙云认为,新三板挂牌的本质在于如实披露。

      至今年1月24日,申万总共推荐了81家新三板企业,去年有8家企业实施定向增发,两项数据均排名业内第一。面对今年可能迅速膨胀的市场,蒋曙云却没有设定具体的挂牌家数目标,“成熟一家挂一家,不盲目追求数量”。

      投行出身的蒋曙云,有着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为企业把好关”成为她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

      “主板公司出问题的都很多,新三板公司很多都是家族企业,他们对于第一桶金都是很珍惜的,如果不找专业的人去给他们把关,到时出问题的会更多。”蒋曙云说。

      

      市场互联互通孕育大机会

      作为一个具有爆发式增长前景的市场,新三板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保持与上下游市场的互通互联,才能够孕育更大的机会。

      “转板细则还没出来,但肯定是可以转的。转板与否要看企业的需求,如果企业觉得目前的平台不错,愿意留在目前的平台发展,那自然不能强求;如果企业觉得想换去更大的平台发展,并且也满足转板的条件,那就应该支持他转板。这是企业行为,不应该去拦着或者人为设置障碍。”

      蒋曙云认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存在一种联动效应,无论是新三板挂牌还是IPO,如果把一级市场做好了,那么对二级市场也是一个带动。“比如一家企业经过我们的改制和辅导,帮助他们做强做大了,其转板后的二级市场股价表现自然好。这些企业一般会托管在我们公司,我们又可以推荐给公司客户,实际上这是一种共赢的局面。”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新三板与其他区域性股转中心的关系。不可否认,目前新三板与这些股转中心存在一定竞争关系。

      “把企业比作一个池子,那么流到其他股转中心去的,就不会到新三板来。不过我认为,大家可以以一个更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蒋曙云举例说,企业是自身的发展路径,规模小的时候在区域型股交中心挂牌,通过规范化成长到一定规模,这时可能新三板这个市场更适合其未来的发展,作为原来的股交中心应该是抱着一种鼓励的心态,因为这个市场本来就是互联互通的。

      不少业内人士均认为,新三板与上下游市场连通性的增强,也会给企业并购提供绝佳的舞台。

      “现在这个市场刚刚起步,很多公司的估值还没体现出来,短期内并购行为可能还不会大规模出现。”但蒋曙云相信,未来新三板企业的横向纵向并购会层出不穷,“但看新三板挂了那么多家IT企业,将来就会生出很多并购案例。”

      在蒋曙云看来,未来新三板的资产重组会比挂牌更有意义,“我们看重的是后续,后面的东西更好玩。”

      正是看中了新三板这块难得的价值蓝海,申万在对人才的培养上也是格外重视。据蒋曙云介绍,由于在场外业务这一块较强的基础,公司对新招人员素质有非常高的要求。

      “新召进来的一般都很年轻,硕士毕业工作一两年的,这样的新人可塑性很高。在同一个行业做了3-5家企业之后,他们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够了,那么以后做并购重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说起对团队成员的培养,蒋曙云显得自信满满,“而且我们很多团队成员都考了保代资格,以后遇到转板的事情可以直接介入,省去了找专门团队来对接的麻烦,从这一点看我们还是挺有优势的。”不难看出,对于未来机遇的把握,蒋曙云已然有了更为长远的打算。

      

      这个市场需要创新

      蒋曙云认为,创新赋予这个市场持续的活力。

      “比如做市。有些新三板企业规模比较小,老板不愿意稀释股权,因为现在卖的话可能只是一个白菜价,未来这家企业可能是黄金。那他可以拿一部分股权交给我们来做市,在二级市场上给他制造一个流动性。”

      蒋曙云认为,未来新三板挂牌企业在交易制度上也可能会分层。“不应该收入规模500万的和几个亿的企业都采用同一种交易机制。交易比较活跃的、股东比较分散的,适合连续竞价。规模比较小的,股权不想稀释的,可以选择做市。”

      对于有些券商在收费方式上的创新探索,蒋曙云认为也未尝不可。“有些企业确实比较困难,10万、20万比较在乎,他们又愿意让渡股权,我觉得以这种方式支付费用也是可以接受的,可以尝试。满足了双方不同的需求,我们也是帮助企业解决了困难。”

      “这个市场是需要创新的。”蒋曙云认为,别的券商很难复制申万走过的道路,每个券商找自己的突破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或者在债券上,或者在优先股上,或者在发行过程中找突破,“市场本身是多元化的,当然需要业态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