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要闻
  • 5:新闻·市场
  • 6:新闻·财富管理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信息披露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中国证监会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肖钢:不断压缩权力寻租设租空间
  • 或为避险 或为创收 上市公司副业忙
  • 上市后“腰包鼓” 次新股密集加入理财大军
  • 透视保费“开门红”
  • 上海自贸区服务业开放力度将更大
  • 央行“锁长”意图明显
  • 部分公司借道衍生品缓解“汇率之痛”
  •  
    2014年3月5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要闻
    中国证监会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肖钢:不断压缩权力寻租设租空间
    或为避险 或为创收 上市公司副业忙
    上市后“腰包鼓” 次新股密集加入理财大军
    透视保费“开门红”
    上海自贸区服务业开放力度将更大
    央行“锁长”意图明显
    部分公司借道衍生品缓解“汇率之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市后“腰包鼓” 次新股密集加入理财大军
    2014-03-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徐锐 ○编辑 邱江

      

      有了IPO募资作底气,一些“上市新兵”在资金使用上也随之变得“阔绰”起来,纷纷将手中闲钱“砸向”理财市场。

      上市刚刚“满月”的跃岭股份昨日公布投资理财计划,公司拟使用不超过2亿元闲置资金(其中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1亿元、自有资金不超过1亿元),在适当时机下,阶段性购买安全性、流动性较高的商业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跃岭股份强调,本次投资是在确保公司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和募集资金投资计划的正常实施,也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行为。

      无独有偶。就在跃岭股份披露上述意向的同一天,全通教育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日前已购买了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利得盈瑞龙2014年第32期人民币保本理财”产品,金额共计6000万元,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5.3%。此外,麦趣尔上月末也使用6000万元自有资金购买了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的相关理财产品。

      细心的投资者不难发现,上述三家公司均是在今年1月下旬登陆A股市场的,且之前极少从事理财投资(跃岭股份、麦趣尔过去12个月内从未购买过任何理财产品)。如此来看,三公司为何上市后“风格大变”,竞相跨入理财市场?

      “道理很简单,上述公司IPO募资到位后,其项目建设支出已得到极大满足,同时将前期预先投入资金置换出来,公司资金链极为宽松,出于资金使用效率考虑,遂将闲钱投入理财市场。”有分析人士对此称。

      但即便如此,由于三家公司IPO募资即是为了相关项目建设,如今在上市后反而将大笔资金投向理财,难免令外界质疑其是否真的“差钱”,同时给外界一种“不务正业”的错觉。

      不过,上市公司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全通教育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进行投资理财的大前提是,公司当前募投项目建设是在有序推进之中,相关募资已能够满足项目建设,且短期内尚无明确的其他重大投资项目。另一方面,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都是短期性、低风险的,一旦公司主业需要大量资金,也可以及时收回使用。

      的确,记者注意到,上述三家公司无一例外购买的均是保本型产品,虽不保证理财收益,但资金本金则可以得到承诺保障。而相关投资时限均很短,其中全通教育所购理财产品期限仅为一个月。

      至于上市前后“投资风格”的转变,全通教育上述人士则解释称,相较于上市前有限的股东数,公司目前已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各项投资决策需要为广大中小投资者负责。基于此,在不影响日常资金周转的前提下,公司进行低风险投资理财不仅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也能取得良好投资回报,提升整体业绩水平,进而充分保障全体股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