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
  • 8:艺术资产
  • 9:评论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私募
  • 近20年中国传统艺术品走势最强
  • “设计·上海”创艺术展会纪录 艺术消费走近你我他
  • 保利文化香港上市开门红 艺术业界关注上市后表现
  • 看好今年艺术市场 春拍第一轮苏富比全线出击
  • 传统文化回归 文房收藏升温
  •  
    2014年3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艺术资产
    近20年中国传统艺术品走势最强
    “设计·上海”创艺术展会纪录 艺术消费走近你我他
    保利文化香港上市开门红 艺术业界关注上市后表现
    看好今年艺术市场 春拍第一轮苏富比全线出击
    传统文化回归 文房收藏升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设计·上海”创艺术展会纪录 艺术消费走近你我他
    2014-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虎 ○编辑 陈羽

      

      3月2日晚,首届“设计·上海”2014大展在上海展览中心落下帷幕。短短4天近6万人的参观人数创下上海艺术展览参观人数最高纪录。展览最后一天排队的人群一直排到了延安中路的高架桥下。如此盛况还让不少路过的行人以为世博会重新在上海召开了。观众爆棚的效果也让大部分参展厂商感叹“流量创造销量”。业内普遍认为,本次展览为新一年上海乃至全国的艺术展会开了个好头,艺术消费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越来越贴近并改变着普通人的生活。

      明星品牌云集

      展览盛况空前

      本次展会的展览服务商英国设计展览公司Media 10负责人马丁表示,本次展览世界一线设计品牌几乎“无缺勤”,除了Magis、Hay、Cole & Son等这些各大设计周上的老面孔,更加可贵的是一些正在发展的成长型品牌,也被带到了上海。

      许多中国观众在展览现场拿着各种材料,排队体验着国外一流品牌的设计质量。对大参展商来说,“设计上海”无疑是向大众宣传自己的好机会。顶级设计品牌Magis、Hay、“设计共和”以及“家天地”共同占据了中央大厅这个得天独厚的位置。这些享有极高声誉的品牌大多展出了自己的经典产品和新品。Hay在设计展期间开设了自己在中国的第一家门店。而家天地也顺利在展会前两日找到了代理商,把后两日献给了普通观众。

      本土一线品牌稀缺

      小众高端喜忧参半

      本次展会另外有一点值得关注,在国外品牌充斥着展馆每个角落的同时,本土品牌比较少见。据了解,这一方面与展商对中国本土设计师了解不够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中国设计尚未形成产业有关。从现场来看,观众明显更多聚集在西洋设计的展位前,而中国内地设计师中获得关注度最高的则是瞿广慈、向京夫妇,他们的展品之一是与法国珠宝大亨杜河雷合作的首饰。

      大品牌占据展会明星位置,而另一些小众品牌为了能够完美地在上海观众和中国市场面前第一次亮相,他们不仅搬来了招牌货,精心布置展位,有些还印刷了大量卡片和目录,并全天由设计师本人亲自站台。对这些首次来到中国的品牌来说,参加“设计上海”的主要目的是寻找买家、合作伙伴和代理商,然而事实却令他们有些喜忧参半。

      法国古董家具画廊FL的参展商抱怨说,他们根本找不到博物馆、古董家具收藏爱好者,所幸带来的作品在拍卖会上卖出了不少。而Ana Fatia为自己的个人品牌所印的家具目录一转眼就被抢完了,然而真正问津的买家却寥寥无几。她提议主办方应该区分买家、设计师、媒体和普通观众,“每天一类人群,这样能让参展商更加知道如何应对陌生人群。在国外,许多展会只有拿到邀请函的人才能进来。”

      北京对角线创意公司CEO王兵则认为,本次展会的一个瑕疵是主办方对参展商所传达的信息与媒体对大众传达的信息之间有误差。“我们以为这是一个高端的展会,也看到很多好的品牌来了我们才过来,但许多观众却认为这是一个家具展,全家老小一起来买家具,结果发现怎么那么贵。两头都有失落。”

      好在尽管有不少应该改善的地方,但主办方和观众已经尽其最大可能展现了自己对设计的热情和期待。在展览结束当天,主办方已经宣布明年同期将举办第二届。因此当记者问不少吐过槽的参展商明年还会来么时,大多数展商给出了肯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