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游资强拉回天乏术 金轮股份“击鼓传花”近尾声
  • 欧阳泽华:
    研究推出重大违法退市标准
  • 期指大幅下跌
  • 热点结构进入大转换期
  • 国泰君安拟控股上海证券 整合速度或超预期
  • 2月A股主题指数现分化
    节能环保扛起领涨大旗
  • 王明伟:
    建议统一资管监管标准
  • 侯外林:建议在广东上海试点QDII2
  •  
    2014年3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游资强拉回天乏术 金轮股份“击鼓传花”近尾声
    欧阳泽华:
    研究推出重大违法退市标准
    期指大幅下跌
    热点结构进入大转换期
    国泰君安拟控股上海证券 整合速度或超预期
    2月A股主题指数现分化
    节能环保扛起领涨大旗
    王明伟:
    建议统一资管监管标准
    侯外林:建议在广东上海试点QDII2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欧阳泽华:
    研究推出重大违法退市标准
    2014-0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 李剑锋

      

      针对如何推动退市制度改革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上市一部主任欧阳泽华昨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推动退市制度改革要以市场化、常态化为原则,要完善制度安排,支持公司根据自身发展战略自愿选择主动退市,同时研究推出重大违法退市的标准、情形、程序。

      此前一天,证监会主席肖钢就退市制度改革目标作出表态,退市改革方案力争在今年出台。统计数据显示,从2001年退市制度实施至今,共有77家公司退市,其中30家是主动退市。

      除上述改革措施外,欧阳泽华指出,监管部门还将严格落实现行退市制度安排,做好退市公司的后续配套安排,包括退市后的并购重组、重新上市等制度。同时,就退市问题做好与地方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工作衔接。

      不仅如此,在监管转型背景下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思路已经明确,即进一步明确将信息披露作为上市公司监管核心。

      欧阳泽华建议,要以证券法修订和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出台为契机,着力重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规体系。在证券法修订的契机下,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经验,应以监管条例出台为龙头,在证监会层面制定一个覆盖多板块的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都纳入其中,各板块再制定细则或差异化的行业信披指引。

      同时,他透露,今年证监会将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推进信息披露改革。一是从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入手,力倡使用浅白语言,并利用交易所和指定网站,公布更多、更翔实的结构性数据,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二是适时组织发布行业信息披露指引,体现各板块差异性,同时鼓励公司自愿或主动在指定平台披露信息。三是支持交易所信息披露直通车扩大覆盖范围。四是完善建立舆情协作机制。出现重大舆情时,公司要先发布澄清公告;根据舆情关注点及反应,公司及中介机构再做情况专项说明;地方证监局视情况安排专项核查,并向社会适时公告核查结果。如媒体有重大质疑,公司澄而不清,社会各界又非常关注,交易所可引入特殊机制,要求上市公司等相关方召开媒体见面会。五是交易所就重大自律监管措施在其网站设立专栏公示,以提高自律监管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