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并购题材成调研热门
    机构押宝“二次机会”
  • 停不下来的文化产业并购
  • 金亚科技
    网游平台落地皖渝有线
  • 铜陵有色
    扩建铜冠铜箔二期项目
  • 信息优势还是运气 机构精准抢筹引猜疑
  • 锐奇股份
    进军智能机器人领域
  • 借道并购基金 上市公司联手PE找项目
  •  
    2014年4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并购题材成调研热门
    机构押宝“二次机会”
    停不下来的文化产业并购
    金亚科技
    网游平台落地皖渝有线
    铜陵有色
    扩建铜冠铜箔二期项目
    信息优势还是运气 机构精准抢筹引猜疑
    锐奇股份
    进军智能机器人领域
    借道并购基金 上市公司联手PE找项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信息优势还是运气 机构精准抢筹引猜疑
    2014-04-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覃秘 ○编辑 邱江

      ⊙记者 覃秘 ○编辑 邱江

      

      并购重组无疑是目前市场最为红火的主题。据不完全统计,沪深两市现有20余家公司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其中,有不少公司恰好于近期披露一季报,使得在公司停牌前密集抢筹的机构纷纷被曝光。令人疑惑的是,这些机构之所以能精准潜伏,究竟是拥有信息优势还是纯属运气?

      4月16日,佳讯飞鸿披露一季报,显示公司股东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工银瑞信旗下的三只基金分别占据第一、第二和第四大股东,合计持股数达445.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约3.53%;另外,华夏优势增长持有约125万股。对照佳讯飞鸿2013年年报可知,这些机构均是在今年一季度新进入的。

      此前的3月10日,佳讯飞鸿因重大事项停牌,随后披露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机构大肆买入的原因或在此。而回看公司股价,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已上涨约200%,其中今年一季度的涨幅达到50%。

      光线传媒的情况与此类似。公司3月3日停牌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停牌期间公司先后披露了一季报和2013年年度报告。两相对照不难看出,在今年一季度为数不多的交易日中,共有广发稳健增长、农银汇理中小盘、农银汇理消费主题、银河行业优选、华泰柏瑞盛世中国等多只股票型基金密集买入。其中,农银汇理旗下两只基金合计买入411万股,以停牌前价格计算,市值约1.67亿元。光线传媒股价去年翻番,今年一季度又上涨了约11%。

      同样,四维图新在停牌前也遭到了机构的密集抢筹。公司2月28日停牌,其控股股东拟协议转让公司部分股份引进战略投资者,践行国企改革中的混合所有制。停牌期间,公司披露的一季报和2013年年报显示,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证券投资基金截至一季度末已持有公司904.6万股,位居第四大股东、第二大流通股东。而在2013年年报中,该基金并未在前十大流通股东榜单中出现。

      泰格医药的机构投资者则早在去年四季度即已入局。公司1月13日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此后披露的年报显示,至2013年四季度末,云南信托-世诚投资六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易方达价值成长基金、国泰金牛创新成长基金已分别持有112万股、112万股和110万股,携手现身股东榜。另外,鹏华动力增长在去年四季度进一步加仓。

      “从这几个案例来看,机构抢筹并购重组概念股的动作很明显。”一家券商自营部门的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传统行业仍然无法得到资金的青睐,一些新兴行业概念股的股价又处于高位,因此,有较强并购重组预期的公司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