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4:特别报道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信息披露
  • 9:艺术资产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人物
  • 五一节前遭遇市场下行 基金埋头寻找防御阵地
  • 基金子公司
    缘何遇政策“点刹”
  • 大格局下的成长股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亿份)
  •  
    2014年4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投资
    五一节前遭遇市场下行 基金埋头寻找防御阵地
    基金子公司
    缘何遇政策“点刹”
    大格局下的成长股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亿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格局下的成长股
    2014-04-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交银精选基金经理 张鸿羽

      我想很多投资者都会津津乐道于2013年创业板的优异表现,创业板指数从2012年底接近580点左右一路上涨到2013年底接近1300点,上涨了1倍多,其中涨幅几倍的成长股也不在少数,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大家说:风来的时候,风口的“猪”也能飞。这句调侃之言确也非常形象的反映出此轮成长股上涨势头之猛,幅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进入2014年,创业板的波动幅度明显加大,部分成长股回调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也是一些投资者所没有预期到的。于是大家又戏言:风停的时候,才知道谁是“猪”,谁是“鸟”,只有真正的“鸟”才能持续的高飞。对于股票投资者而言,就是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找出真正的成长股,去伪存真,才能在更长的投资周期中取得优异的成果。

      对于“成长”的理解有其基本的要素,比如行业景气度、业务壁垒、公司的行业地位、公司治理能力、业务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连续几年的收入利润增长……但是,“成长”总是在大的经济背景之下的动态概念。

      记得一个非常优秀的基金经理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成长股的选择要有大格局。我以为,所谓大格局就是要符合经济发展方向和规律,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的结构一定会反映未来经济的大结构。比如,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十年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的高速增长之后,经济结构调整是必然选择。而在新经济的大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消费;以环境保护为代表的环保设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以服务为代表的医疗服务、教育等等无疑将是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的主要驱动力。

      因此,成长股的选择必须在这些领域中挑选。而这种挑选无疑是难度很大的。我们站在经济转型的起点,对未来是未知的,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太多的历史和国际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初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风最大的时候,大家会将符合经济发展方向的公司给予与相对高的估值,也就是我们说的“猪”都可以飞起来,这是我们认知局限的结果。于是大家不知不觉中就加快了思维的速度,大家都很急,导致市场上涨的速度很快,投资者基本放弃了择时,而只是从传统经济中走出来拥抱新经济。然而,改革的道路向来都是曲折的,呈螺旋式上升试发展,因此,当风小了的时候,大家开始相对冷静下来,逐渐仔细甄别哪些才是会飞的“鸟”。尽管我们对很多事物的认知还很初级,但还好我们已经从思想上认同了经济的转型,只是认识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而已。

      也许有的投资者会问,新经济的方向很多,怎样才能更有操作性的选择成长股呢?以我的感受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新事物的深度认知是很漫长的过程,比如对于移动互联网生态的认识,比如对腾讯、阿里和百度业务布局的认识,比如对医疗体制改革的认识……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局限性和认知半径,因此,应该选择自己熟悉、感兴趣的、有一定知识积累的领域,或者就在自己身边的领域去研究。我相信,只要我们可以在一到两个领域里做深做细,我们的收获就将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