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4:特别报道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信息披露
  • 9:艺术资产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人物
  • 打破金融过度垄断实体经济才有春天
  • 局长,我们实在受不了了!
  • 万洲国际
    在香港失算了
  • 以我国现有格局设置碳税还不合时宜
  • 外论点击
  •  
    2014年4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评论
    打破金融过度垄断实体经济才有春天
    局长,我们实在受不了了!
    万洲国际
    在香港失算了
    以我国现有格局设置碳税还不合时宜
    外论点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点击
    2014-04-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外论点击

      ◎《金融时报》4月25日专栏文章

      未来经济的核心在城市而非国家

      就全球增长市场来看,未来十年接近二分之一的经济增长将发生在400个城市中。这将在2025年创造出一个涵盖40亿人口的城市消费阶层,而1990年这一规模是10亿人口。这个增量是巨大的。因此,将世界视为国家经济体集合的传统方式,已不能为这种转变提供一个清晰的视界。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要做出明智的决定,需将世界视为城市的网状联结而非国家的集合。超大规模的城市化,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道路,这一道路人类此前从未走过。

      从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景观来说,城市实际比国家更加稳定。前苏联解体和最近的乌克兰危机都生动地证明:国土边界的进退要比城市兴衰的变化快得多。城市已成为繁荣的必要条件。除非一国有至少60%的人口向城市中心转移,否则很少有国家的人均年收入水平能达到1万美元。

      世界健康组织报告说,到2050年时世界会有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化是未来发展的基础问题。城市经济远比国家经济更有意义。城市代表的是集中化的经济力量。印度尼西亚经济的年增长率为6%,但印尼首都雅加达的经济年增速是14%。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尼日利亚,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的经济增长率比尼日利亚北部高出两倍。甚至,拉各斯有可能变成非洲的第十三大经济体。

      各国政府要认识到他们承担着双重任务。一个是建设实体和虚拟的道路,使之能联系乡村和城市,另一是要建设实体和虚拟的桥梁,使城市能向外展示自己,融入全球经济。这样的政策不仅能提升城市新移民的生活水准,也能为新兴的商业创造机会。

      (作者系投资公司Abraaj Group的创始人Arif Naqvi 贺艳燕 编译)

      

      ◎《日本经济新闻》4月23日社论

      日欧EPA谈判也应加速

      日本与欧盟(EU)的经济合作协定(EPA)谈判迎来大的节点。正式磋商以来已经过去了一年,欧盟方面进入了评价此前进展、判断是否还将继续谈判的阶段。虽然离协定的缔结尚远,但是选择很有必要以欧盟方面撤销关税为目标进行坚韧不拔的谈判。

      根据财务省发布的2013年度贸易统计(速报),日本对欧盟的贸易收支在显著恶化。虽然在日元贬值的情况下主要产品汽车的出口,以金额计算比上年度增加了29.5%,但是进口却增长了30.0%。以具体销售量计算,日本经济的问题就更显现出来了。日本向欧盟出口的汽车辆数仅仅增加了3.2%。而在日元贬值的不利情况下进口却增加了23.3%。如果出口数量不增加,那么国内的生产也不会增加,那就业没有扩大,真正的经济恢复也无从谈起。韩国产品在欧盟市场的份额在增加,而日本产品的存在感在不断下降。因为三年前生效的韩欧协定把韩国产品的关税下调了。

      欧盟是当今世界与美国并列的巨大市场。日本企业要打入欧盟并立足,就必须设法让欧盟方面撤销关税壁垒。因此,在推进以美国为核心的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的同时,日欧谈判也应该加速。为此,有必要努力推动欧盟可接受的市场开放和监管缓和。我们期待下月能够实现日欧的首脑会谈。(梁宝卫 编译)

      

      ◎《经济学家》4月26日社论

      分享型经济:繁荣与反弹

      分享经济的大本营现在又添了一个新宠儿:美国拼车应用Lyft。所谓分享型经济,是利用互联网来为人们不使用的资产提供交换服务。Lyft的营销内容是车内的座位。注册者包括有车族以及需要用车的人。当有人需要叫车服务时,可通过Lyft找到能提供座位的司机,其交易价格要比计程车低得多。Lyft现已完成规模达2.5亿美元的D轮融资,它将利用该笔资金扩张新市场。无独有偶,提供此类服务的公司还有旧金山公司Side Car以及由谷歌支持的Uber。空中食宿(Airbnb)则是分享型经济的鼻祖和明星。Airbnb是房屋、公寓等短期出租的信息平台。

      计程车司机已在强烈抱怨租车应用,认为这样的交换服务侵蚀了他们的收入。政策制定者也对此类应用抱抵制态度。布鲁塞尔4月15日宣布,接受这类应用带来的乘客,司机要被罚1万欧元。上月西雅图声明Lyft,、SideCar and UberX 应限制司机数量。饭店经营者也很不欢迎空中食宿这些竞争者,尽管饭店声称分享型经济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生意。空中食宿和其他应用目前还未侵占太多的市场份额,但这点很可能正在改变,尤其在低端市场。

      然而,即使现行政策与分享型经济的公司有冲突,但还是能看出趋缓的迹象。如空中食宿已修订了使用者规则,强调了房主申报税款的义务。政府方面也在考虑一些短期供应市场的合法性。当局对分享型经济的态度可被分为三类:一是保持严格的规则,比如伦敦、纽约和费城。二是态度模糊不清,如布鲁塞尔、巴黎和华盛顿。第三类是已意识到世界正在发生改变,如加利福尼亚。而未来对待分享型经济的潮流,是从第二种转移到第三种。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