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
  • 8:艺术资产
  • 9:评论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A1:基金封面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互动
  • A16:基金·海外
  • 宝盈基金陈若劲:今年债市有望
    延续“慢牛”行情
  • 菁英时代董事长陈宏超:
    今年将是未来长期大牛市的起点
  • 国寿安保基金吴坚:
    蓝筹股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  
    2014年5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基金·专访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基金·专访
    宝盈基金陈若劲:今年债市有望
    延续“慢牛”行情
    菁英时代董事长陈宏超:
    今年将是未来长期大牛市的起点
    国寿安保基金吴坚:
    蓝筹股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菁英时代董事长陈宏超:
    今年将是未来长期大牛市的起点
    2014-05-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徐维强

      

      去年,国内私募借中小板、创业板的东风,业绩扶摇直上。而在今年,面对市场变化众多私募开始出现分化,改变还是坚守,成为各家私募争论的焦点。近日《基金周刊》专访了深圳菁英时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宏超,他去年创造的业绩一路领先,成为深圳私募界的一颗明星,而在今年他没有选择保守,而是坚定看好,认为今年将是“未来长期大牛市的起点”。

      

      资本市场孕育财富崛起之机

      《基金周刊》:近期股市出现动荡,如何看待今年的行情?现在很多机构都在谈论风格转化,对此如何看待?你们在操作上是否会有所调整和改变?

      陈宏超:我们认为今年是未来长期大牛市的起点,支撑这个逻辑判断的依据是体制改革释放的活力将大大超过市场的预期。当然,在起点会有波折、反复,但不会改变中长期趋势。

      过去十年,中国是以土地为载体的城市资本运营模式,靠的是水泥加砖头的积累,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最为受益,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就是最好的说明,仅这一领域就创造了约120万亿的价值。未来十年,中国将转向以创新实体经济为主体的资本运营模式,靠的是资本加科技的力量。那么,未来最受益的领域,我们的结论是,下一个财富崛起的大机会将诞生在资本市场。中国经济正处于伟大复兴的重要机遇期,资本市场将承接经济转型升级、资产证券化和财富保值升值的历史使命。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但我们的A股总市值还徘徊在24万亿元,而美国仅苹果一家公司就近3万亿,差距明显,空间巨大。若按证券化率1:1计算,未来十年中国的股票市值或达100万亿元,等同于再造一个过去房地产市场的财富增值。

      现在大家可能把眼光更多地放在经济增速下滑的数据上,但经济的下滑并不意味着投资机会的丧失,从美国的转型历史可以看到改革所释放的制度红利不仅赋予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更能为资本市场提供新的发展良机。例如,当下的国企改革,它的意义和影响可能会比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更大。从短期市场看,国企改革会加速蓝筹估值修复,IPO重启等会冲击部分创业板高估值公司。但市场风格的一时转变,不会影响我们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通过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研判,从中挑选优质公司的苗子,从小持有,享受成长。

      《基金周刊》:今年对于当前什么板块较为看好,为什么?

      陈宏超:我们一直坚持价值成长的投资理念,用实业的心态、类PE的方式选择未来优秀的企业做长线投资。价值成长投资的关键在于顺应大趋势、寻找大机会并坚定持有。长期看,股票的价格和公司的内在价值趋于一致,我们在考察公司当前内在价值的同时,更注重分析公司未来的成长能力。我们设立了一些牛股基因:符合大趋势和政策导向;大行业,小公司,轻资产;管理层诚信、有冲劲;竞争优势可持续;高安全边际等,满足这些标准的我们将重点跟踪。只有做未来伟大公司的股东才是财富增值的最大利器。

      我们认为,未来是大消费、大服务、新兴产业的牛市,在这些领域寻找潜在龙头企业。大消费、医疗健康服务、TMT以及文化消费、环保行业都将得进入井喷时代,步入黄金发展期。

      关注“正品”回避有泡沫的伪品

      《基金周刊》:去年许多私募机构都扎堆创业板、中小板,并获利不菲,你们是否会在今年相应降低创业板和中小板布局的比重?今年各方普遍对于未来创业板走势不抱乐观,一些机构也开始减持,对此如何看待?

      陈宏超:现在市场上的中小公司良莠不齐,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没有实质业绩的支撑,股价虚高,未来会是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随着证券发行向注册制的过渡,上市规则的变化将带来整个生态链的变化,它将改变“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从中长期看,大浪淘沙,一批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公司会冒出来。我们的策略就是密切关注这种趋势,寻找板块中酝酿的“正品”,回避有泡沫的伪品。

      《基金周刊》:许多机构纷纷看好蓝筹股,但对于私募之前却是一直回避蓝筹股。理由何在?蓝筹股今年、以及未来是否会有行情?

      陈宏超:国企改革将会点燃市场热情,这是目前市场看好蓝筹股的逻辑。中石化的率先启动,说明本届政府对垄断性国企改革的决心,向市场传递了改革的积极信号。我们在2013年底对国企改革进行研究覆盖。国企改革带来的投资机遇,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机制上的活力释放,国企的管理思维发生转变,从保守到进取,将使国企效率提高,并带来行业整合和资源整合的机会,颠覆估值;另一方面,在改制过程中,参与其中的民营可能成为最大的赢家,你会发现国企改革民企受益的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点投资标的。目前,已经有部分进行国企改革的蓝筹在启动,未来行情取决于各地改革进展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