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
  • 8:艺术资产
  • 9:评论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A1:基金封面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互动
  • A16:基金·海外
  • 债市快到成熟时
  • 新国九条谋定发展路径图 资本市场改革再出发
  • 私募地位大升级
  • 混业经营,来了!
  • 市场广度深度将双扩
  •  
    2014年5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债市快到成熟时
    新国九条谋定发展路径图 资本市场改革再出发
    私募地位大升级
    混业经营,来了!
    市场广度深度将双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混业经营,来了!
    2014-05-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新国九条首次从制度上对证券期货行业混业经营进行确认。业内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有助于提升证券期货行业的业务拓展能力。同时,允许混业经营这一制度性突破也必然导致行业版图重构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梁伟

      

      日前发布的新国九条首次从制度上对证券期货行业混业经营进行确认。业内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有助于提升证券期货行业的业务拓展能力,进而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与实体企业。

      新国九条要求,实施公开透明、进退有序的证券期货业务牌照管理制度,研究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交叉持牌,支持符合条件的其他金融机构在风险隔离基础上申请证券期货业务牌照。积极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证券期货服务业。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以相互控股、参股的方式探索综合经营。

      “应该说这是制度上一个很大的突破。”申银万国证券总裁储晓明认为,“(混业经营)有助于提高整个证券行业的业务拓展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

      在储晓明看来,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还是欠发达,与国民经济的体量不匹配,因此中国的证券经营机构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另一方面,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目前证券公司还有很多的服务提供不上,多数公司仍在从事着过去证监会允许的通道业务,按照新国九条中对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要求,未来包括股权业务、债券业务等都将陆续纳入到证券公司的经营范围。

      “因此行业未来的业务发展空间是很大的,我觉得这点没有疑问。可能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大家觉得(混业经营)会对原有证券公司带来冲击,但如果大家可以一起把市场体量做大的话,那会是一个共赢的局面。”储晓明说。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也表示,交叉持牌也意味着在证券、期货行业里面的混业经营,它从制度层面上予以确认,这对于提高整个证券业机构的综合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国外市场的经验也表明,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从“散户市”过渡到“机构市”的过程中,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数量也会有一个加速膨胀的过程。

      当然,允许混业经营这一制度性突破也必然导致行业版图重构。储晓明认为,对证券行业来说,未来可能是一个强者恒强的局面。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有特色的中小型证券机构,满足不同层次的投融资需求。

      “总体来说,证券公司将凭借其专业优势,成为整个资本市场革新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未来发展机遇巨大。”储晓明说。

      同样,在国家对期货公司放宽准入、交叉持牌、特殊机构投资者入市和互联网金融政策的推进下,业内专家判断我国期货经营机构将在未来5年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

      “期货公司的经营范围在不断扩大,将逐渐改变当前我国期货公司的行业整体微利、收入与利润来源单一、核心竞争力脆弱、专业人才流失快、行业影响力较低等现状,进一步提升期货公司服务国民经济、实体企业和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期货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行业人才凝聚力、行业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长王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