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股指放量大涨
  • 美财报季步入尾声
    公用事业股业绩起飞
  • 机构仍在观望
    仓位普遍较低
  • “煤飞色舞”的背后
  • 新国九条提振 A股“煤飞色舞”
  • 一个机构只能报一个价 监管层严控机构询价“广撒网”
  •  
    2014年5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股指放量大涨
    美财报季步入尾声
    公用事业股业绩起飞
    机构仍在观望
    仓位普遍较低
    “煤飞色舞”的背后
    新国九条提振 A股“煤飞色舞”
    一个机构只能报一个价 监管层严控机构询价“广撒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煤飞色舞”的背后
    2014-05-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妖“镍”来袭:年初以来涨逾50%

      ⊙记者 阮晓琴 ○编辑 秦风

      

      今年以来,镍—镍铁—不锈钢产业链获得30%至60%的涨幅。在镍产业的带动下,昨天,低迷了许久的有色板块展开了一波“煤飞色舞”行情。然而,有色股涨停的背后,是在全球大宗商品需求中唱主角的中国需求持续低迷。分析人士认为,除了镍之外,其他有色股难迎持续性上涨。

      今年1月,印尼实施禁止原矿出口政策,国际镍价闻讯大涨。3月以后,中国镍现货价格跟涨,这进一步推动了国际镍价上涨。昨天,伦镍又录得超过2%的涨幅,一举站上2万美元高点。至此,本轮镍价自年初启动以来涨幅超50%。

      镍是制造不锈钢的重要原料。由于镍价暴涨,直接带动了不锈钢市场的大幅飙涨。4月以来,镍铁、不锈钢跟着发力,昨天国内现货价格已至1400元和2.1万元,涨幅分别达到40%和30%。

      这一轮价格上涨出乎业内许多人士的意料。一方面,因为下游需求偏弱,镍价连续三年下跌;另外,许多人认为印尼政府多变、禁矿政策难以执行。

      然而,4月以来的镍价飙升让行业始料不及。分析人士称,去年底,中国镍矿用户储了6个月左右的库存以应对印尼矿产出口禁令。随着时间推移,库存镍矿逐渐消耗,部分厂家开始减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原料困难。

      钢厂首先启动控量措施,放慢出货速度;贸易商亦是采取惜售甚至封盘的措施待涨。大多数下游仍是观望状态。51不锈钢总经理刘里飞称,这一波价格涨得太快,实际成交很少,产业链都没赚到钱。

      多位分析师认为,虽然下游需求仍然萎靡,但原料供应基本面已经改变,而镍加工厂不是短期能建成的,因而镍价短期内仍然会维持强势。

      此轮金属价格上涨的一个特点是国际价格拉动国内上涨。背后有个逻辑是欧美等经济复苏,拉动国际需求。这会不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持续性机会?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并不认可。他表示,大宗商品需求主要在中国,中国经济因为房地产调控带来的结构调整,将长期抑制大宗商品的需求,从而影响有色价格。

      数据显示,年初以来,除镍外,国内金属价格,从基本金属到小金属,绝大部分下跌,仅黄金、锆、钴有微幅上涨。

      煤炭:行业仍低迷

      ⊙记者 王文嫣 ○编辑 秦风

      

      截至昨日收盘,煤炭板块整体涨幅达到6.99%,24只煤炭股全线涨停。宏观经济及煤炭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此次大涨主要受新国九条等宏观层面的利好消息带动,引发游资炒作。不过煤炭行业面的情况仍然较为低迷,缺乏直接推动板块上涨的利好。

      “煤炭股暴涨受新国九条出台等宏观消息的刺激更大些。”汾渭能源煤炭市场分析师王旭峰表示,按经验,有色煤炭等周期性行业板块往往最先对宏观利好消息作出反应。

      有分析认为,近期经济表现仍然疲弱,房地产行业危机渐现,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目标下,市场认为下半年政府加大宽松尤其是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近日,中国高层在公开场合再次提及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更是引爆了投资者对利好政策的期望。

      “这轮煤炭股暴涨主要是市场持续积累后的爆发,更多是游资炒作的结果。”南华期货分析师朱训勇认为。今年煤炭板块跌幅最深,属于超跌板块,尤其是没有公募参与,游资拉动上涨非常容易。但这种暴涨是短期性行为。

      除宏观原因外,市场也试图从煤炭行业面寻找上涨的理由。例如近日发改委通报严格控制煤炭超能力生产,内蒙古出台了煤炭救市政策、拟建立煤炭销售联动机制。甚至于两周前神华集团将现货市场报价和长协客户价格上调5元/吨的消息,也被认为是支持煤炭股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

      “从行业面来看,煤炭行业仍然十分低迷。”王旭峰表示,国内煤炭企业普遍面临高库存、高负债、应收账款过高的问题,资金压力很大。虽然内蒙古、山西大量中小煤矿从今年春节过后就没有恢复生产。但大型国有企业仍然执行“计划经济”的思路,继续超能力生产,填补了空白。再加上进口煤的冲击,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几年内可能都无法有效改善,行业将长期承压。

      另有煤炭行业分析师向记者透露,有关方面将在6月对进口煤设立限制。不过该分析师也坦言,这一消息也不足以令整个板块出现如此惊人的涨幅。

      铁矿石:国际矿商欲逼停中国矿企

      ⊙记者 阮晓琴 ○编辑 秦风

      

      2014年对中国铁矿石厂商是残酷的一年。虽然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但国际矿山仍旧大量扩产。重压之下矿石价格二次探底,中国生产商遂集体再次品尝成本被击破的苦果。而这一次多了融资矿贸易商相陪。

      上周四,必和必拓负责铁矿石营销的副总裁Michiel Hovers在新加坡参加一个行业会议时表示,全球产能增加,其中澳大利亚和巴西增幅最大,他们的新低成本产出将取代中国的较小供货商。与会的巴西淡水河谷市场营销和销售全球主管Claudio Alves也表示,该公司计划到2018年把铁矿石产出提高近50%。

      不仅如此,最近两年,力拓和FMG也投资了数十亿美元提高产出,以押注中国的需求将持续成长。FMG商务发展经理庄彬俊在上述会议上表示,即便铁矿石价格继续下挫,该公司也不会削减产量,因为该公司的成本很低。

      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和FMG四家企业垄断了国际铁矿山供应,其以低廉的生产成本将生产成本降至40美元,甚至更低。

      最近,铁矿石价格下跌至每吨103.70美元,创下2012年9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些国际矿山仍旧利润丰厚。

      但中国企业却步履蹒跚。资料显示,由于铁矿山品位低,中国铁矿石平均成本约105美元左右。

      陪同煎熬的还有融资矿商。虽然最近一年来,市场不断提示2014年铁矿石将因供应大增而价格承压,但在放开铁矿石进口资质背景下,去年底国内大量买单以融资方式冲入国际市场,导致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创下多年来新高。

      MYsteel矿石综合指数显示,年初至今指数已下跌16%,创下20个月新低。

      国际矿商一味扩产、中国的库存压力以及信贷政策偏紧背景下,融资矿资金回笼压力将继续打击未来的铁矿石价格。高盛上周在报告中预计,铁矿石价格年底可能会降到每吨100美元以下。

      更为糟糕的是,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下游钢铁需求不足的现状可能持续数年。

      必和必拓预测,中国一些成本较高的铁矿山可能被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