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携程欲做旅游业BAT 公司COO称不会用股权换流量
  • 电网投资方案近期有望对外公布 12条“西电东送”通道将开建
  • 上影股份携“天下票仓”入局票务电商战
  • 海外两大巨头上调MDI、TDI报价
  • 发改委提九大推手 中部崛起追跑
  • 上市公司跑马圈地布局移动医疗
  •  
    2014年5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8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新闻·公司
    携程欲做旅游业BAT 公司COO称不会用股权换流量
    电网投资方案近期有望对外公布 12条“西电东送”通道将开建
    上影股份携“天下票仓”入局票务电商战
    海外两大巨头上调MDI、TDI报价
    发改委提九大推手 中部崛起追跑
    上市公司跑马圈地布局移动医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影股份携“天下票仓”入局票务电商战
    2014-05-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郑培源 ○编辑 邱江

      

      “每天19元抢票”、“正式进驻手机支付宝”、“微信支付即将全面接入”……上证报记者获悉,在目前电影票务网站正发展得如火如荼之时,拥有强大渠道资源的上影股份已全面启动对票务电商行业的战略布局,旗下网站“天下票仓”正式宣布进入票务电商市场。作为票房收入稳居国内第二的联和院线的所有方,上影股份此举有望颠覆目前票务电商市场上淘宝、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和格瓦拉、时光网等专业票务代理网站分唱主角的现状,票务电商中的“院线力量”将加入战团。

      

      票务电商上演“三国杀”

      目前票务电商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分为两方:一方为百度、淘宝、微信、网易组成的平台型互联网巨头,主要依靠平台强大的线上流量支持和入口资源导入购买需求;另一方是过去两年中发展起来的专业第三方票务代理网站,目前领先的四家企业分别是格瓦拉、网票网、蜘蛛网和时光网。“无论互联网巨头还是专业第三方网站,下游都是个别的观众,上游是单个的影院,票务电商通过连接供需双方获得代理费用。”天下票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润华告诉记者,“事实上能够最有效地把影院资源整合起来,把网络售票和观影以及前端的发行、营销、活动以及其他增值服务结合起来的,是院线。”

      艺恩网认为,到2015年将有四成以上电影票通过电商平台售出。

      根据上影股份招股书披露,至2013年公司旗下的联和院线共有影院228家,超过同期拟IPO的万达院线的142家和金逸院线的185家;票房收入上,联和院线2013年以18.83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按照计划,上影股份上市后,将在未来三年投资建设34家影院。

      陶润华认为,院线资源及背后的电影产业链资源决定了上影股份旗下的“天下票仓”会选择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径。“发展战略上,我们会进一步与互联网巨头在支付和流量导入上深入合作,同时对原有的第三方票务代理网站的合作,会从原有的单个影院合作改变成整条院线及其他院线的影院联合合作,由天下票仓统一提供接口,实现数据和服务的共享。”依托上影股份旗下院线及发行资源的“天下票仓”,后续将大力整合电影发行放映产业链资源,为电影的发行放映、宣传营销和电影衍生品销售提供网络增值服务,定位于长三角第一、国内一流的融合在线订票、本地化社交及文化娱乐资讯服务、移动互联网等多种新模式的O2O电影类电子商务平台。

      上证报记者获悉,“天下票仓”正在通过移动互联、PC端和终端取票机大力覆盖观影人群。其中,终端取票机拟在2014年全年铺设过百家影院,力求2015年再翻一番。

      

      借力票务电商锁定中后端利润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现有的电影产业格局是,前端的制片行业是最主要的风险承受方,而中后端的发行、放映业务则凭借渠道优势,坐享旱涝保收之利。

      以一部票房10亿的国产影片为例,扣除5%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约3.36%的增值税及附加,剩下的91.64%即9.16亿由制片方和发行、放映方分配。“在这9.16亿中,获利最稳定的是影院,会拿走50%;中间环节的院线公司和发行公司会拿走5%;留给制片商的只有45%。”因此,一部票房10亿的电影,分账给影院的将达到4.58亿,制片方为4.12亿,院线公司和发行公司约0.46亿。具体到某电影制作公司,真正分账获得的收入或许只是4.12亿制作方分账中的几分之一,覆盖掉制作和宣发成本之后,连利润都未必保证。

      再看制片风险,2012年我国投拍的影片中只有745部获得公映许可,其中仅有231部影片上映,票房过亿的仅有21部。“现在的制片成本比十年前增加了十倍,一部质量尚可的影片投资也要在5000万左右,但就票房数据推算,大多数影片给制片方带来的营收贡献很难达到5000万以上。”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

      陶润华表示,在票务电商服务与电影整合营销、发行放映业务的结合上,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同时,“天下票仓”与常规电商和院线相比,均有其独到优势。“未来我们希望在数据的聚集和分析上也能有一席之地,这个市场才刚刚启动,前途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