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4月用电数据印证经济压力大
  • 寒潮中,酒企密集闯关IPO
  • 长城军工拟IPO
    募资投向军品业务
  • 多部委力推水资源循环利用
  • 进口原油使用权细则出台在即 手握海外油气资源企业将获进口自主权
  • C919前机身大部段下线
  • 文化企业30强出炉 净利润首次突破300亿
  •  
    2014年5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8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新闻·公司
    4月用电数据印证经济压力大
    寒潮中,酒企密集闯关IPO
    长城军工拟IPO
    募资投向军品业务
    多部委力推水资源循环利用
    进口原油使用权细则出台在即 手握海外油气资源企业将获进口自主权
    C919前机身大部段下线
    文化企业30强出炉 净利润首次突破300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进口原油使用权细则出台在即 手握海外油气资源企业将获进口自主权
    2014-05-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朱贤佳 ○编辑 秦风

      

      昨日,国办发文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结合淘汰落后产能,赋予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原油进口和使用资质,扩大原油进口渠道。

      业内人士称,这是“进口原油使用权细则”即将出台的信号。一旦进口权放开,拥有海外油气资源的公司将直接拥有进口自主权,无论是进入自有炼厂还是对外销售,其利润都高于目前配额内进口的模式。

      

      进口渠道多元化

      据消息人士透露,“进口原油使用权细则”将基于引导地炼行业的“质量、环保、优化”方向,核心的衡量条件可能包括,对200万吨/年以下的单体常减压装置进行整改计划,仅生产符合国家现行油品品质的产品(国IV汽油和国III柴油),以及合理计划进口原油配额的申请数量等。

      关于扩大原油进口渠道,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鑫民对记者表示,在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进口渠道多元化是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举措。据公开数据显示,国内约70%的原油进口来自中东,扩大原油来源渠道的做法若要起作用,其他原油品种必须大量取代中东原油进口。中国目前在中亚、俄罗斯以及非洲的能源组合布局,都是未来替代中东的新渠道。

      

      配额或非永久

      部分业内人士指出,新方案可能不是一个获取“牌照”的概念,而是一种获得某种资格“认证”的概念。也就是说,审核通过的地炼并非永久获得使用进口原油的资质,而是可能通过类似于年审的“认证”机制,来获得下一年的进口原油的使用配额。这一定程度上类似现行的燃料油进口配额审定发放的办法。通过看似非常简单的标准,达到赋予地炼公平竞争条件和规范地炼运营行为的双重目的。

      “这种类似年检制的推行,主要门槛设置在装置的环保达标上。”安迅思息旺能源研究与策略中心总监李莉表示。此前,国家的管控方式主要是行政命令,以文件、法规禁止民营企业参与进口。但现在明显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即通过制定严格的加工能力、质量标准和各种能效指标。

      据安迅思数据显示,目前基本符合上述条件的地方炼厂一次加工能力合计约为6000万吨/年,除去已经获得1000万吨进口原油使用权的中化工旗下炼厂以及中石油合作炼厂外,符合条件的其他地方炼厂炼能约在2000万吨/年。若以这些炼厂开工率50%计算,预计今年将有望再新增1000万吨的进口原油使用权。

      姜鑫民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今年的原油进口权放开力度比较大,有望再新增1000万吨的进口原油使用权。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说,“一旦进口权放开,拥有海外油气资源的公司将直接拥有进口自主权,无论是进入自有炼厂还是对外销售,其利润都高于目前配额内进口的模式。”